返回第一百八十六章 为你而来(第1/4页)  名门天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翻云寨、羌人部落,全部实现收编,在晋原县落户,且成为盐矿第一批开采工人。

    江承紫带领寻找盐矿的小队伍,亦名声鹊起。当然,在解决羌人之患之后,她与父母商议带大兄杨清让一并出发。

    对于矿物的探查识别,杨清让都学得很快。

    洛江山区、嘉善山几处盐田的发现,让大唐一直以来的盐荒得以缓解。朝廷很快派人前来对盐田进行保护,且开始讨论官府贩盐政策,制定官方价格。

    江承紫向来不管这些,只是杨氏六房上书一再表决心就是为了百姓能和乐安康。如今找寻这盐矿一则是希望大唐强壮,二则就是希望百姓安泰。

    李世民看着那表决心的书,然后丢给房玄龄,问:“爱卿有何看法?”

    房玄龄看了许久,才说:“杨氏六房在请恩,怕是想要回长安吧。”

    李世民知道房玄龄并不如魏征那般耿直,也不多问,只召了魏征前来,私下询问:“魏爱卿以为如何?”

    魏征看了看,直言不讳:“无故上书于帝,表此决心。这杨氏六房,绝非单单在表功要赏。依臣看,倒像是在提醒陛下,盐矿定价一事,还得以百姓为先。”

    “到底是爱情敢直言。”李世民叹息一声。

    魏征道:“若是如此看来,杨氏六房卧虎藏龙,人才辈出。然而人才最是双刃剑,伤人伤己。若陛下担忧,何不早日将之召回,搬到长安,在陛下眼皮底下,才能好好使用这把利剑。”

    “爱卿所言极是。只是我亦考虑到蜀中富庶,物产丰富。若杨氏六房还能找出几处盐矿,大唐便可百姓人人能吃得起盐。”李世民叹息一声。他何尝不想见一见杨氏六房,尤其是那杨氏阿芝和其兄杨清让。作为一个帝王,这样滔天本领之人。到底让他不安。然而,他是帝王,身背百姓天下,自然不能以自己喜好就耽误百姓。

    “陛下圣明。魏征替天下百姓感谢陛下。”魏征立刻伏地行大礼。

    “爱卿,何以自此。快快请起。”李世民连忙将魏征扶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也没有提让杨氏六房入长安之事。如同上一次发现第一块盐田一般,杨氏六房并没有获得任何封赏。李世民只是命令户部打紧开支,多拨款加紧格物院的建立。

    朝廷里的老狐狸本以为经过马铃薯、红薯事件。又加上盐田的发现,杨氏六房一定会平步青云。就连房玄龄这样的人都以为杨氏六房入主长安指日可待。却没想到这件事倒没了声息,这整整两月过去,杨氏六房又发现好几座盐矿,提炼出纯度颇高的盐。

    那白花花晶莹的盐,一车车运入长安。长安从皇宫内院到高门大户,都在使用那盐,厨师们人人都觉得厨艺提高不少。

    而长安城的百姓也发现盐的市价降低不少,且那盐的价格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的便宜,且盐的质地真是从没见过的好。

    而人们。统称这些盐为蜀盐。

    蜀盐盛行,这背后自然是江承紫的手笔。外间则盛传是杨氏六房的手笔,杨氏兄妹皆是英武不凡之人。

    至于张嘉,在那日与李恪联手肃清羌人之后,又马不停蹄肃清了晋原县附近各处潜藏的敌人。也是那一刻,江承紫才真正见识到古代名门士族的力量强大如斯。

    短短三日,仅凭张氏住宅眉州所养之私兵,就扫清晋原县周边七八个郡县的腐败暗桩,且没留下任何把柄。这边厢张嘉暗地里肃清,那边厢作为益州大都督自然向朝廷通报此事。

    李世民听闻。先是回书信询问李恪推荐何许人担任何职位。李恪接到信,轻笑,说:“父亲常言,我类他。那既然像他。他之所想。我又如何不知?”

    他笑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