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2章 要先洗洗牌(第2/5页)  抗战之红色警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药紧张,他们在曰军实力比较集中的江浙一带只能勉强自保。自从有了分基地后,武器补给得到了充分的补充,鼠一的第一纵队已经发展到了十五万人。根据地也迅速扩张,趁着华中的鬼子攻击武汉,鬼子的主力进攻先锋军战区的时候,鼠一他们的部队开始发威,快速向外扩张,一口气在半个月内直接占据了十几个县城。

    现在辖区包括安吉县、广德县、长兴县、宁国县、泾县以及黄山周围几个县城,借助地形形成了一片稳固的根据地。

    随着根据地的稳定和消化,下一步,第一纵队还会向外大幅度扩张。孟享也绝对不放让曰本人在江浙一带舒舒服服的劫掠。

    对于鼠一的地位,众人也都认可。就连老蒋都在积极的拉拢他,鼠一也够资格担任副主席的职位。通过基地和电台直接传递消息,也不耽搁对一些事情表决。

    再加上羊一、狗一等克隆人的票数,孟享占有绝对的优势。况且,唐药师等人都是以孟享的意见为主的,他们分得清先锋军发展的主要的实力是来自于哪里。

    一般九大巨头的观点基本上能决定着大多数的事务,一些迟迟不能决定的事务,则是举行常委扩大会议。常委9人,委员18人,顾问9人,一共有36人。其中常委和委员以及顾问都是1票,主席3票,副主席和顾问团主席都是2票。如此情况下,就有了无数种可能。

    不过,其中的克隆人掌控的票数同样占了过半。加上嫡系的支持,这个也没问题。

    再扩大,就是需要拿到公民代表大会上来讨论了。公民代表大会中有那五千多克隆兵的各层次的代表,他们没有绯闻,不贪财,办事公正,值得百姓信赖,也成为孟享手中控制明煮进程的一股决定姓的力量无论是哪一层次,此时的孟享都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他不必太担心明煮的拖拉,但为了以后,孟享还是提出了“事不过三”的原则。一个提案,在每一层机制中讨论最多三次就必须拿出处理意见。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否定了事,说“不”谁都可以,否定者必须提出自己的意见,要不然无权否定。

    每一次的处理期限也不能无限拖延,根据情况的最长的处理期限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延长,最多至半年。这已经是最高的期限了。超期者追究当事人。

    事不过三的原则也适用于执法,执法时候,有一次警告通知,第二次的严重警告,第三次必然会强制执行,绝对没有第四次的余地。

    每项公务处理都规定了期限,这样使得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

    当然这挡不住有人在其中偷歼摸滑,再完善的制度也有漏洞可钻。不过,有了公民代表的监督和弹劾,也就使得磨洋工的情况大为减少。

    这只是在行政上的明煮,但在军事上,暂时没有什么明煮可言。

    军队就是战争机器,命令一下,必须无条件执行。

    军队的管理,孟享也设置了战区军事管理委员会,主席自然还是他的。下边按照军队的管理模式,设置了委员,包括了海陆空、后勤、兵工制造等各方面的管理者。这就相当于建立起了先锋军自己的军队管理体系。随着下一步的军队调整,这个战区军事管理委员会也在进一步调整中,但总体是从战略的角度来布置。

    具体的安排,则是由充当大脑的参谋部来完成。

    孟享也在学习德国人的方式,以参谋部为主,打造参谋体系,交给专业的人员来处理军事事务。

    就像此时,范种正在带领着参谋部的人员指挥着各条战线上的战斗。

    多线作战虽然是一大忌,但对手只有曰本人一个,在先锋军分散力量的同时,曰本人分散的更加厉害。他们还要照顾长江沿岸的阵地,广州那里也要兼顾,又要顾忌苏俄的南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