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7章 真不知“死”字怎么写(三更)(第2/4页)  侯门医妃有点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讲学。当时你们都是怎么说的,忘了吗?你们忘了没关系,老夫都记得一清二楚。”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破烂院,也敢请我们孙家人授课讲学,真是毫无自知之明。是这么说的,对吧。”

    二房四房讪讪然,很丢脸。

    说过的话犹如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啊。

    还是要替自家人辩解一番。

    “此一时彼一时。”

    “谁能想到山河院能有今天的规模和成就,能硬生生压国子监一头。”

    “后来我等都愿意到山河院授课,奈何院不肯发出邀请。我们好歹是孙家人,总不能跑到院自荐。那多没面子。”

    “如今你在筹建院,正好解决了我们的难题。我们都愿意到新建的院教,待遇方面比肩山河院就成了,要求不高。”

    呵呵!

    就这,还敢大言不惭要求不高。

    知不知道山河院给夫子们待遇,一年至少五百两。

    包吃包住,妻儿子女的吃喝开销,基本上也包了。

    若是能写文章,能顺利发表,还有丰厚的润笔费。

    逢年过节,院会有额外的奖励。

    零零总总下来,山河院的夫子,最差最差一年也能拿到六七百两的收入。

    大部分人,一年下来,能拿到上千两的收入。

    像三元公杨元庆,周世安这样顶级人物,一年的收入少则四五千两,多则数万两。

    周世安出版《官场》那年,光是润笔费就拿了两三万两,绝对是土豪。

    而且这本,每年还在陆续给他带来收入。

    平日里给《山河院报》供稿子,一个月少说也有几十两收入。

    至于三元公,更不得了。

    《三元公讲论语》一些列丛,都是科举必买籍。

    靠着这些籍的润笔费,三元公年年蝉联山河院收入榜榜首。

    杨氏家族,翻身过上富贵生活,能够买房置产,靠的都是三元公的润笔费。

    等于是三元公一人,养活了整个家族。

    可想而知,他的收入有多高。

    山河院的教先生们的收入,在这个时代,绝对的高收入。

    这也是为什么,山河院的流动性很小很小。

    凡是进了山河院的人,即便只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也没见谁辞职不干。

    山河院的学子,很多人的目标就是有朝一日,能留在院。

    即便不教,做个普通办公人员也成。

    很多考上两榜进士的山河院学子,也都梦想有一天,能回到院教育人养老。

    山河院的吸引力就是这么强大。

    并且一年比一年强大,门槛一年比一年高。

    山河院刚创办的头几年,广撒,到处找人教。

    当初,对山河院爱答不理的人,如今统统高攀不起。

    问孙家人后悔吗?

    自然是后悔的。

    早知秦王能登基,顾玖能做皇后娘娘,说什么当年也要纡尊降贵来到山河院教。

    时间再往后推一点。

    皇后娘娘邀请孙状元到山河院教的那一年,大家就该跟着一起到山河院教。

    如此一来,山河院也有孙家一席之地。

    可惜啊!

    世上没有后悔药。

    好在,机会又有了。

    孙状元筹建院,就是孙家人的机会。

    分宗?

    不存在的。

    一笔写不出两个孙,打断骨头连着筋。

    肥水不流外人田,孙状元一定要照顾自家人。

    二房同四房就是这么自信。

    孙状元呵呵冷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