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刘文军(第1/3页)  金龙入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秋节同学们和梁金龙一起吃了顿饭,刘文军知道,有些东西自己是彻底的失去了。现在他再也不是这个圈子里那个人前活灵活现的“胡咧咧”了,吃饭时他只能坐在背对着门的座位,被逼着回答他们一个一个的提问,是人们批斗的对象。

    刘文军委屈的想,自己只不过做了任何一个人在各种场合该做的事情,至于为什么自己置身于人们的关注焦点,原因很简单,其他同学什么都不做,大好的青春年华在混日子而已;而这种混日子混成了一个好名声,好好的上班呢,不惹事儿这其中名声最好的当属李中华刘文军想不通,为什么一个典型的宅男,一个连党票都搞不定、连进口奶粉都不知道在哪儿买的家庭妇男,会在同学们中间赢得尊重自己不想依靠别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结果成了人们眼中的异类

    刘文军对梁金龙是感恩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有些小崇拜,这倒不完全因为梁金龙把他安排成了公务员,而是他看到了梁金龙身上有一些东西,那就是,他不必样样都懂,梁金龙完全不懂电脑,却把一帮个个都科班出身,在应聘简历上填着“精通计算机”的学生聚起来,办成了网站;梁金龙心里从来没有钱的概念,从他和吕芳的交往中,刘文军清楚地知道,梁金龙从来不过问网站赚了多少钱,也从来不计较网站支出,但是却能让一帮意见和秉性差异很大的学生玩命给他赚钱;刘文军自己整天围着吕芳转,吕芳从来都是居高临下的对待刘文军的各种小殷勤;梁金龙几乎不和吕芳交往,但是吕芳不知什么时候起,俨然已经作为梁金龙的管家婆了;当梁金龙不在的时候,吕芳就把以梁金龙的代表自居,指派着同学们干这干那。

    刘文军对此的解释是,这一切的变化,来自于自己的选择。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适合按照别人给他设定的路线来走完自己的一生,大部分中国人都这样,选一个人作为自己的领导,然后听他的话,按照他规定的路线来走,结果无非两种:遇到关怀下属的的领导,那么就按部就班的办事员、科员、科长、副处、处长,退休;遇到不关心下属的领导,那么就在办事员这儿安心熬,熬到老凭资历混个副主任科员退休了却一生。这种人从来不问,为什么自己要按照别人规定的路线来走那个领导凭什么就安排了那么多人的一生命运反而会自觉的按照规定动作,不越雷池一步,至于后面得到什么,听天由命。

    刘文军认为自己不是这种人,他已经有了公务员身份,梁金龙已经给了自己衣食无忧的恩惠,那么,他要凭自己的奋斗选择自己的人生,不能一辈子都靠梁金龙施舍,刘文军内心有一个独白:吃饱了,要懂得放下碗要不,一辈子都是要饭的他是的确向凭自己的奋斗,来给梁金龙证明自己是值得他施舍的那个人,要凭自己的奋斗赢得吕芳,要凭自己的奋斗赢得自己对自己的尊重结果,他没有预计到,自己选择走路是权利,紧随其后的是自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他现在的的确确承受到了为自己选择负责的压力。

    自己的选择,第一步,就是不依靠关系,拿到党票。

    刘文军安排进报社后,原本是可以从一名责任编辑做起的,领导对他有过表示,市委机关报有很多副刊,可以让他负责教育专栏,一个礼拜出一期,这是最好做的一个副刊,能够让他很容易的拿到一两年责任编辑的资历,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做主刊的四班编辑,按照两年一升的脚步,再三版,二版,头版,做到首席编辑。

    教育副刊主要是刊登各校办学的经验事迹,好人好事,再就是收集小学生优秀作文,也偶尔刊载在校青年教师一两首歪诗,一两篇读书心得,一两篇户外旅游的杂记,至于副刊头版,照例是领导视察学校的讲话,指示,各校贯彻各种会议精神的报导。刘文军私下打听过,这写东西都是现成的,在哪儿登载一般上面都有明确的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