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5章 临襄(第1/2页)  持剑复国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算宽广的一道野道上,马车迤逦而行,两侧树木森森,杂草遍地,车轮压地,发出阵阵碾压尘土的声音,偶然间还会碰到几颗石头,马车的晃动更厉害了。

    这里已经是罗郡境界,距离术郡已经足有一千多里,一名赤着上身的汉子坐在马车外面,提着马鞭,有一下没一下的抽打在马臀上,惹得马儿昂首长嘶,不断加快速度。

    “兄台,你慢点吧,我家公子身子嫩,经不得如此颠簸。”马车里面,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传了出来,显然,是对汉子的加速有些不满。

    “哈哈,无妨!这样的车速,在这罗郡一带啊,可算是慢的了,如果啦这么走,今天晚上,可就到不了襄城啦!”汉子浑不在意,笑声中又是一鞭,马儿吃痛,车马前行更快了。

    “周叔,那襄城是什么地方?有昌京好玩吗?”十岁的武信躺在周真怀里,眼中满是憧憬的光芒。

    数月前的变故让武信很是伤心,那几天,他一直都是闷闷不乐,连饭都吃不下,这心绪一直好久,这才慢慢缓解开来,如今他能够依靠的,最亲近的,也都只有这位周叔叔了。

    周真看着他那疲惫的小脸,不由得有些心疼,二公子这段时间,可算是苦了他啦!

    “襄城啊?”周真故作思考状,倒是车马外面的汉子一声惊愕,道:“你们是昌京来的?

    这话很是吃惊,大汉从小生长在这一带,世代驾车营生,还真的没有去过昌京那等繁华之地,听说这二人乃是京城来的贵人,他一颗随意的心肠不由得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听到他这吃惊的声音,周真摇头失笑,道:“兄台,不论是哪里,如今,我们也都在这罗郡里面了,繁华瞬逝,再风光,也都不可长久啊!人还是实实在在,谋一门生活技艺要紧。”

    声音中夹带着少许怅然,车外汉子长年行走在这民间,各色人物见过许多,还从未载过这样两个奇怪的客人,只是这人的自顾自叹倒是勾起了他的共鸣,这人之荣华,当真就如同一句臭皮囊,保管再美,再惊艳,转眼,也就是一堆尘土了。

    大汉将马鞭别在腰间,拿起一个酒囊,咕咕声猛灌两口,眼中露出向往神色:“这昌京啊,可算是咱们整个昌国最大的城了,那是任何地方都比不了的,听说就是这样一座城里面,可足足有数百万人口呢!”

    说着他转头看向帘子,道:“两位客人是从昌京过来,老哥我随口胡言,你们听听也就是了,莫要见笑。”

    说着又是一鞭抽在马臀上。

    周真一路行来,对这驾车汉子自有一份亲切好感,见他言语间有些自卑的意味,不由笑道:“要说这昌京,数百万人倒也不假,只是这人多了,麻烦也多,倒不如是这罗郡襄城来得好,虽是穷乡僻壤,但胜在人心淳朴,就此一点,就胜过昌京无数了。”

    大汉听他这么说,心知他在安慰自己,不由得沉默下来。

    “周叔,你还没有回答我呢?襄城是个什么地方呀?”小武信孜孜不倦,积极吸收着新鲜知识,这五年内,他除了每日勤练功夫,稳扎根基,也跟随一些师傅学习文字礼义,对于学问,他一直都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态。

    “襄城自然是不能跟昌京比的,这里算是罗郡的一个小城吧,许多新奇物事,你都没有见过呢。”周真亲切道。

    说到这里,他又给武信讲了几种民间的普通玩意儿,这些东西原来也普遍,在昌京并非没有,只是武信这样的出身,要出门一趟便不容易,更不说去接触这些玩物了。

    随着周真的描述,武信只觉得自己一颗心被牢牢吸引住,他迫不及待,只希望能够早一些到达襄城,一路上的颠簸,他倒不是觉得那么累了。

    车马中视角窄小,武信年纪尚幼,正是好动年纪,坐不多时,便掀开了马车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