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0章(第1/9页)  [综]我们城主冷艳高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姬病了。

    按理来说, 太后卧病在床,虽然不至于全国上下一片不安, 但在秦国内也会引起不小的波澜,却因为赵姬长居梁山宫, 竟然没有在咸阳宫大朝廷引起半分的动荡。

    嬴政身为其子,倒是专门去了一次梁山宫探望,然而也不知因为何缘故, 赵姬并没有同嬴政见面,而是将他挡在门外, 对自己的儿子可以说是相当严酷了。

    虽然碰了一鼻子灰, 但少年秦王却没有多懊恼,反而和颜悦色地嘱咐宫人让他们好好照顾赵姬,然后就走了。

    秦王与太后看上去虽像一对模范母子, 然而多年未曾亲近,即使有一层血缘联系两人也不过就是熟悉的陌生人罢了。

    赵姬的拒绝在嬴政心中翻不出一点风浪。

    更何况,他现在所关注的,另有其事。

    因为嬴政出色的表现, 咸阳宫中一众大臣作出了一个决定。

    提前加冠。

    按照周制, 男子二十行冠礼,历史中秦始皇在秦王九年加冠,也就是二十二岁。

    但是现在, 嬴政满打满算也就才十五岁,虽说天子诸侯为了早日执掌国政而提早行冠礼,这时间未免也早得有些惊人。

    传说中周文王十二岁而冠, 成王十五岁而冠,嬴政十五岁加冠礼,岂不是能与成王相提并论。

    因为这缘故,朝廷上儒家的大臣对于他加冠的态度有点微妙。

    不过,现在秦国朝廷上儒家能占一席之地,都是因为嬴政看重儒家的缘故,别以为他们都是迂腐的酸儒,在战国末年无论是哪一家都不会出死读书的人物,特别是有政治理想的,秦国是法家大国没错,但谁说儒家没有成为秦国大家的梦想?在沉寂了这么多年之后竟然有秦国的君主愿意重用他们,简直就是难得一见的好机会。

    不管心中怎么想,表面上,他们是大力支持嬴政加冠的,甚至还能给他找出提前加冠的理由,要不是因为读书人说话不能太过谄媚,而他们也算有自己的学术坚持,说不定都能将出嬴政才华堪比成王这种话来。

    大臣的支持只是一个方面,不管怎么说,现在在朝廷上主掌政事的还是吕不韦,他甚至还有一个“仲父”的名头,想要让嬴政亲政,他的态度,才是最关键的。

    此事能够促成,少不得吕不韦的功劳。

    很长一段时间内,秦国上下到处涌现有关少年秦王天资卓越的传闻,不仅朝廷上的大臣知道了嬴政的聪明才智,就算是民间的百姓也津津乐道,他们都相信,秦国在各国都走向衰败的节骨眼上出现了这样一位王者,是他们从中兴时期再度重回巅峰的开始。

    对此,叶孤城不置可否,只是在进入灞下学宫时,听见有学子就嬴政的才能是否配得上传闻而大肆讨论。

    他们并不知道,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瑰宝的灞下学宫在建立之初就有嬴政的一份力,否则,估计会把这位天资聪颖的王者吹上天。

    受到了外界的强力关注,嬴政本人却没有任何不安,对他来说,加冠是迟早会到来的一天,加冠之后做的无非就是处理政事,以前在暗地里处理,现在在明面上处理,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同。

    他的政治道路走得相当顺遂,连大的波澜都没有起过。

    然而在加冠前一天,尚且还是少年心性的他又干了一件胆大包天的事。

    竟然在加冠前一天晚上偷偷溜出来,找叶孤城“夜话”。

    加冠之地并非咸阳,而是在雍城,秦国的太庙就在此,嬴政在雍城太庙沐浴斋戒三日,而后祭天祭祖。

    叶孤城无论是以太子傅的身份还是以国师的身份都要到场,虽然不至于让他开坛**,还是要伴随嬴政左右的。

    但君臣有别,两人住的地方并不在一起,所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