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三章:强者的自觉(下)(第2/3页)  大秦之帝国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纳百川”来作为修饰,其结果是李唐经过武则天的“武周”经历的数十年的“灭亡”又原地满血复活,但是到了李隆基重用胡人将领的阶段唐朝被胡人给灭了,然后华夏再来个五代十国。

    是不是扯得有点多了其实没有,现在指吕哲穿越的时间的价值观是没有民族概念的,华夏历史很多时间都是没有民族概念,到了近现代的“我大清”更是不敢提什么民族概念提了等于是在鼓励汉人造满人的反,所谓的“民族”和“国家”的概念还是那群“二鬼子”从西洋人那里带回来的舶来品。

    所以了,要是用楚国勾结百越来作为吕哲对楚国开战的借口根本就站不住脚,至少列国是根本不会赞同这个说法的。

    不过没关系,有句话叫“上有所好,下必趋之若鹜”,吕哲是个有“国家”和“民族”概念的人,而且很偏执的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向人灌输,作为吕哲的臣下自然是自家主上怎么说就怎么信,那么其他国家怎么想关他们屁事,他们反而要将自己的想法强迫到其他人脑袋里,不然怎么能彰显自己的强大

    蒯通的想法就是那么直接:我比你强,所以我的道理就是你的道理,你不接受我的道理没关系,因为我比你强就打到你屈服了接受为止。

    迎接仪式结束,与蒯通同车的吕哲听完露出了目瞪口呆的表情。

    看来对于百越的大胜让包括蒯通在内的臣下心志都暴涨了,有了那种“我身为强者”的思想,所以思想也得到“进化”,开始有一种身为强者该有的霸道。

    “也就是说,民族啊、国家啊什么的,列国”不对,不是列国,而是吕哲潜在的所有对手,吕哲顿了一下:“他们不懂就要教他们懂”

    蒯通高傲地昂起了头:“主上,我们歼灭了五十万百越,自身的损失不超过三万人,为什么不能教其他人道理”

    所谓的损失不超过三万人不是正确的说法,实际上吕哲军南征损耗的人手足有八万,不过有五万多是不算在对战的战损里面,基本是因为生病而脱离作战序列。

    这一场南征之战顺利的程度超乎所有人想象,因此作为部署战争策略的吕哲,不管是武将体系还是在文官体系声望都到达了巅峰。要知道楚国指战国时候的楚国,或者是秦国都没有在百越那里讨到多少便宜,而吕哲部署之下轻轻松松歼灭了五十多万百越,威望又怎么能不得到提升

    同时,因为在长沙郡消灭了百越的那么多人口,接下来攻略南方的难度等于几乎是没有,攻取闽越、南越可以说是触手可得,也只有岭南那边因为桂越的存在有变数,吕哲的武功之鼎盛谁又能说出个贬义词出来

    在这种现实之下,吕哲丢下南征的部队回转南陵,虽然是有点不合乎常理,至少按照现在的礼仪绝对不合乎礼节,但是三十来万将士谁也没有表示反对,甚至是命令疲劳的军队继续南下也被十成十的执行,这就是声望说带来的权威。

    好事啊,对于吕哲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众部属有心志想要用武力去传播文化,那就等于是接受了吕哲关于民族和国家的思想,这是吕哲最愿意看见的事情了,在这个前提之下其它事情都成了小事。

    “当然,我们应该休息一下,至少是在闽越和南越到手之前,”蒯通还是很理智的:“不适合再开一条战线。”

    心情非常好的吕哲是非常乐于接受建言的,特别是蒯通的建言是那么的符合实际情况。不过,他也略略有些担忧:“恐怕列国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攻取南方。”

    这是必然的,吕哲一旦接触了来自百越的威胁,那么就等于后方稳固下来。一个蒸蒸日上的势力再失去来自后方的威胁,那列国就该好好思考自己会面临什么命运了。

    “恐吓他们”有强者自觉的蒯通二话没说:“在将斩获的首级运送往咸阳之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