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文化碰撞(上)(第1/2页)  重回原始社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林修很快就看出来,这个部落的人不简单,至少,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力量很有自信。

    他们一共派来了三十人,个个都手持武器,虽然也有石制长矛,但也有些拿着铁棍的。

    这就足以证明,对方明白这种材质的武器比石制的更好。

    不过幸好,他们不懂得冶炼之法,否则肯定会全副武装起来。当看到林修带着十几个同样拿着这种武器走过来时,为首的那个原始人不经意皱了皱眉头。

    林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小动作,同时心里一惊,人与人的争斗危险程度绝不会亚于与猛兽争食,而如果对方是更高一级的文明,就更加难搞。

    君不见地球上的哥伦布当时就是用很少量的火器,便几乎征服了整个北美洲,这不是因为打不过,而是因为不敢打。当时的阿兹特克帝国,甚至以为哥伦布是神派来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大陆、海洋这些词语意味着什么。

    当然,如果硬拼,结局还是两败俱伤,冷兵器和火枪之间本就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

    林修现在怕的,不是对方部落的军事实力多么强大,而是害怕对方已经有了高级智慧。

    所谓高级智慧,是人类统治地球的基础,当人类开始思考,便算是走出了第一步。

    而这一步,便是争霸思想的萌芽,当人类不再满足于吃饱喝足,是有了更大的野心,比如吞并别的部落、建立一个更强大的营地等等。

    就如林修想的一样,一切都源于力量的增长。

    不过,这次你们可能找错对象了,林修不慌不忙地迎了上去,很自然地问候道:“你好。”

    这两个字的发音字正腔圆,跟在身后的战士也随之挺起了胸膛,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神灵才能具备的天赋。虽然他们也能勉强与人沟通,但绝对没有如此熟练。

    “”对方的领头人说出了一串鸟语,奇迹般的,林修居然听得懂。

    这应该是英语或者地球上其他欧美语言的前身,语言的起源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第一是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水平,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

    第二是人类要具备一定的生理条件,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才有可能产生有声语言。就像现在部落里的人一样,有些原始人无论怎么学习,也无法说出完整的字句。

    第三是人类社会有了产生语言的必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到“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必要及可能产生语言。语言起源的这三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而创造这三个条件的是人类的劳动。

    在林修还没有来到部落之前,他们最多使用的不是语言,而是手势,这就明显体现了文明与劳动性的不足。

    试想每天只有吃喝、捕猎、采集、睡觉几件简单的事情,哪还有什么交流的必要

    林修没有十分把握对方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从对方的脸部表情和人类的发展史来看,应该是句问候语无疑。

    他们的这种语言,应该属于地球上的印欧语系,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语系,其中甚至可以细分出几十种语言。

    于是,林修靠着回忆,用德语、意大利语、法语等等试着与对方交流,终于五分钟之后,成功了

    对方说的是波斯语,并不完善的那种,虽然林修对这门语言是半吊子水平,但好歹也是能做简单翻译的,不至于这么难领悟。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林修很是牛气地请他们进了营地,虽然对方的战士很多,但现在暂时不用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