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苏禄海海战(第2/5页)  1640四海扬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年后,1617年,荷兰再次出动10艘战舰直扑马尼拉,第二次杭达滩海战爆发。西班牙马尼拉都督出动11艘战舰迎战,战斗持续了两天。荷兰舰队旗舰被西班牙人俘虏,两艘战舰被击沉,又是一次大败。

    1624年,荷兰再次扑向马尼拉。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次荷兰已经有了巴达维亚。第三次杭达滩海战,荷兰人的结果总算好看了一点,两军打成平手。

    从这份战情报告上,陈守序看出以下几点:

    一、西班牙舰队在欧洲和美洲被荷兰连连击败,可在菲律宾却连续战胜。这说明菲律宾的西班牙人战斗力着实不错;

    二、荷兰人的实力总体上占据优势,虽然几次战败,但他们总能很快再来,而且都是荷兰人堵上马尼拉的门口去打;

    三、说明防御坚固的海军基地对舰队战的支援有多么重要。马尼拉的实力比巴达维亚差,但马尼拉却能成功保卫自己的领地。在棱堡与基地的支援下,舰队对外有一个优势辐射范围,在此范围内,较弱的舰队也能维持相对强大的战力。

    陈守序对未来基地的建设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东南亚不缺木头,平时就应储备大量木材,以待木头阴干。

    未来的海军基地必须有铸炮厂、造船厂,除了能修复战斗中受伤的战舰,还能通过临时改装、新建战舰以突击提升海军的战斗力。

    苏禄人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集结反攻的兵力和物资。

    在这期间,陈守序的舰队一直在隐蔽的海湾锚泊修整。经过数月的跨洋航行,士兵都需要找找状态。陈守序没有让士兵登岸。如果登陆已开发的岛屿,陈守序担心泄密,如果登陆未开发的岛屿,又可能会感染疟疾和黄热病。

    舰队的补给均由阿利穆德负责ti gong。陈守序趁这段时间,储备了很多粮食。

    苏禄人一共集结了4000名来自各地的士兵。其中占多数的是塔乌苏人,还有望加锡人,文莱人。除了这些本土军队,苏禄尚有几只雇佣兵部队,其中不乏印度人和波斯人。炮兵是一只主要由欧洲人组成的单位,指挥官是林登贝格。

    苏丹的情报显示,和乐港驻留有西班牙人两艘盖伦和两艘通报舰,三宝颜的驻留舰队有两艘盖伦和三艘通报舰。

    舰队的任务是给苏禄人ti gong护航。战前,陈守序问苏丹:“尊敬的苏丹,我的舰队比和乐港的西班牙舰队强的多,在海上击败他们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西班牙人看到我的舰队,放弃海战,将战舰上的大炮搬到岸上,你们怎么办?”

    以当时战舰的航速,从看到陈守序战舰的桅杆双方建立目视接触到接近到炮战距离,西班牙人会有几个小时甚至大半天的时间进行准备。放弃海战,大炮上岸是弱者经常采用的战术,现在西班牙人的武装商船碰到荷兰舰队,如果觉得不敌,条件也具备就会把战舰靠到岸边,大炮搬上岸筑些临时炮垒。到以后,荷兰打不过英国了,他们也会这样做。

    和乐城如果多了300多名水兵和50门大炮,苏禄人要攻城会付出巨大代价。

    奔苏苏丹:“我们先把西班牙人从港内引出来,你的舰队再投入战斗。”

    陈守序:“你打算怎么做?”

    奔苏苏丹:“我的科拉科拉船做先锋,先压到和乐港的外海。你的船跟在我们后面。”

    科拉科拉船是菲律宾地区一种中小型桨帆船,原文krakra,似乎来自阿拉伯语kurkur。

    陈守序:“你们会伤亡惨重。”

    奔苏苏丹:“我会战斗到底。”

    既然苏丹不惜付出牺牲,陈守序也不会反对,“祝你顺利,如果有可能,记得尽量破坏他们的帆装。”

    苏禄人的桨帆船很难对盖伦战舰造成威胁。为了能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