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9章 神珠传说(第2/2页)  历史扳道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成瞬间千里的大神通问题令人百思不解。此外,这珠子还有一点与众不同之处,即它的出现与消失,有反复性,绝不同于那种一朝亮相,再永无回头,根本使人无法查证的瞬时现象。从这蚌的状形、运行速度和能发强光这些特点看,颇类似于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困扰着人类心智的那种不明飞行物体ufo。

    叶楚楚当然不能确定这扬州大珠就是飞碟,但也不大相信什么“珠蚌成精”之说。即使真有所谓“日久成精”的事,如传说中雷峰塔所镇压着的青蛇、白蛇那样,相信也未必可以“成精”到如此神奇的地步。

    引起叶楚楚注意的是,在北宋范致明所著的岳阳风土记中,也有一则类似的记载。作者说,从前洞庭湖中有过一个半张席子大小的巨蚌,这蚌在深夜里常采取“侧立”姿势,“乘风往来烟波间,中吐巨珠,与月相射”。渔夫们以为那是真蚌,千方百计寻取,却始终不能如愿,后来就从人间消失了。范氏的记录,与邵、沈二人同出一辙,使叶楚楚怀疑这神蚌会不会就是他们文中所说的扬州大珠。洞庭与扬州虽然隔着千山万水,对于能够“乘风往来”的神物而言,这远距离决不是问题。二十四桥游罢,再上岳阳楼过把瘾,对它来说,不过瞬息间事罢了。

    每逢碰到这种事情,一肚子科学观念的人,其反应大抵就是摇头,不信。可惜摇头并不总能解决问题,也并不总能证明摇头者从头到脚都是“科学”。作为宋代中国人,这邵,范、沈三位,都有资格被称为“老实人”。邵伯温是理学家邵雍的儿子,理学家传统上不好言怪。范致明曾贬官岳州,如果不是身历目睹,就是从当地父老口中得知此事的,谅非向壁虚造。至于沈括,更是早有定评的科学人材,夸夸其谈不是他的天性。所以他们记录下来的这桩怪事,不能轻易否定。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