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9章 不做而做(第2/2页)  历史扳道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堂堂中华贵嗣,怎能剃光了头,向异族的神灵膜拜简直是数典忘祖于是,赵佶以教主加皇帝的合一体身份,给道教信徒加持了若干光环。

    先是要学习,赵佶要求全国人民尽一切努力挖掘道教知识遗产,谁能上缴孤本、珍品的道教典籍,立即升官发财。典籍由官方指定人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最后合成一部万寿道藏。

    接着还是要学习。宋朝的州学、太学等各级学府从此多加了一门科目,大经,或者小经。学子们任选一经,仔细钻研,学好了有奖。

    大经,指黄帝内经道德经;小经指庄子列子。

    学习中,道士们发达了。他们有了身份,从低到高分二十六阶,品级和朝中士大夫官阶相等。有阶即有权,他们见到官员时,可以不必施礼,不必俯首。这就不只是分庭抗礼了,简直是出乎其上。

    有权即有钱。道士们在全国各地大修神霄宫,宫观使不再由官员们兼职,都由教中兄弟们担任,于是宫观职的丰厚工资都成了自留田。

    最后是一项终极特权。无论谁犯了什么罪,除了反宋反赵反人类,只要加入道教,立即恢复名誉,重新做人。

    在这个过程里,和尚们倒足了大霉。先是名字改了,和尚叫德士,佛叫金仙,菩萨叫仙人,罗汉叫无漏,金刚叫力士,僧伽叫修善。

    接着住的地方没了。各地要盖神霄宫,官方的说法是由各地的道观改修,可在实际操作时,有二十六阶官身在手的道士们都是找到当地最大的那座佛寺,把里边的和尚赶走,在那儿改建神霄宫

    再有就是原来的衣服穿不得了。赵佶说过,他在天上时就看着地上密密麻麻的光头来气,连带着袈裟、法冠、锡杖等东西也不顺眼。这些都要改。

    改成什么样呢改成半道士模样。头上要戴星冠,但不许有日月星辰图案,只是一顶乌沉沉的帽子。可帽子下边不好处理,因为正牌的星冠下边是冠巾,配着道士们飘逸的长发,显得潇洒漂亮。可和尚是光头,没奈何只好戴上了假发,并且在假发上梳成发髻别上簪子。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