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4章 死士(第2/3页)  骗了康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旗。
    要么等玉柱大权在握之时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
    只是无论哪种方法都意味着寒霜成婚的年龄偏大了。
    现在玉柱只能选择以拖待变了。
    不过周荃得知了牛泰的心愿之后对他的远见大加赞赏夸他是有眼光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也是寒霜是玉柱身边的心腹大丫头绝不是谁想娶就娶得到手的。
    因为不管是谁娶了她连带的隐形好处简直是多得数不清。
    这次黄河决口的地点位于归德府(今商丘)的虞城县。
    等玉柱坐船进入灾区之后哎呀呀满目疮痍黄泛千里。
    汹涌的黄河水滔滔的流过玉柱的眼底。水面上到处都是泡得面目全非异常肿大的浮尸。
    洪水的问题即使在现代的灯塔国都属于不可控制的天灾范畴。
    但是大清朝的黄河泛滥大多数情况下却属于人祸。
    客观的说清兵入关之后从顺治开始一直到如今的康熙五十三年朝廷拨下的河工银子至少超过了一亿两白银。
    但是刚刚修好的河堤根本抵御不住十年一遇的所谓大洪水。
    如果督修虞城河堤的人不是老四玉柱肯定会怀疑偷工减料造成的大堤坍塌。
    但是老四是个办差极其认真苛刻的家伙。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谁敢贪墨工料银子擎等着倒血霉吧。
    所以玉柱有个很基本的判断怀疑有人故意挖开了河堤想栽赃陷害老四。
    唉老百姓就是倒霉有人想害老四却不顾几十万人的生死。
    由此可见在这个吃人社会真的是人命如草芥。
    由于城墙修得很结实虞城县城依然完好无损。
    只是县城外边到处都是洪水只能行船而无法步行。
    周荃收拢了手里的折扇指着水面上的一具浮尸轻声一叹说:“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试问百姓何辜?”
    玉柱让周荃闭门思过他老实了三天现在又活蹦乱跳的出来活动了。
    玉柱的心里冷嗖嗖的一片。但是仅仅是改天换地不革掉专质皇权的土壤这种情况依然无法避免。
    此所谓王朝周期论的死循环也!
    玉柱到得很突然他的官船已经靠到了城墙上虞城县的大小官吏们才如梦初醒的赶来迎接。
    洪水泛滥的非常时期玉柱领着博启住进了县衙。
    随即虞城县衙便成了钦差的行辕。
    晚上老十三来找玉柱。
    他一进门就说:“那帮贪官污吏个个该杀。他们好大的狗胆竟敢私下里掘了黄河的大堤……”
    玉柱早就心里有了底便不动声色的问老十三:“十三爷该怎么办还需要您帮着拿个主意。”
    话虽如此玉柱已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所有涉及到掘堤的人全都绳之以法。
    “我怀疑的那个人就住在河西。只是他的家里养了几十名健壮的家奴不好对付呀。”老十三开始抱怨了起来。
    玉柱一听就懂了老十三打算采取武力去抓捕嫌疑对象。
    但是老十三身边的人手异常有限仅仅十余人而已。就怕人数太少了容易打草惊了蛇。
    玉柱此来倒是带了些随从但是并无火器和弓弩只有长枪和腰刀。
    对方有所防备最怕的就是让其逃了。
    这年月可不是摄像头遍地的时代一旦逃了躲入大山沟里就再也难以找到了。
    面对坐困愁城的老十三玉柱不慌不忙的说:“县城里的街道上有好些饥饿的流民和乞丐。咱们只要出一天三升米的价钱把这些人组织起来稍加训练嗯帮着堵个路啥的毫无问题。”
    老十三的眼里立时一亮他来的早比玉柱还清楚城里的流民和乞丐至少过万。
    “以何名目呢?”老十三满是希冀的望着玉柱他就怕打草惊了蛇最终倒霉的是老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