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鸟枪换炮(第1/2页)  逆流198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日的早晨天音芯片厂车间里段云以及吴刚带领的7名技术人员还有那两名荷兰工程师早早就等待了无尘车间的c区准备对新生产线进行最后的测试。
    吴刚等7名技术人员全部签订了保密协议他们也是整个芯片厂几十名技术人员中少数有资格进入c区的工作人员。
    因为这4台阿斯麦光刻机还属于禁运产品为了不给阿斯麦公司造成麻烦段云对新生产线的消息进行了严格封锁并且将机器上的logo和标识全部刮除重新刷上了一层防锈漆整个机器找不到关于厂家的任何标志。
    另外 c区连接目前东芝生产线的 a区只有一个产品通行传输带从东芝生产线生产出来的晶圆片会通过传输带运到c区经过光刻处理之后再重新传送到 a区新车间非常的隐蔽人员过道还加装了磁卡门禁这道门禁支持录入20张磁卡没有磁卡的人是无法进入c区的。
    “可以开始了吗?”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段云对两名荷兰工程师问道。
    “可以了。”文森特应了一声然后坐在控制台上输入一串密码后启动了光刻机。
    相比于日本的东芝光刻机阿斯麦的光刻机外观看起来更加的紧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曝光台测量台以及拥有两个显示器的操作台。
    随着操作台主显示器上一串代码闪过之后曝光台开始发出了轻微的嗡鸣声紧接着圆晶片开始进入光刻阶段。
    这一刻在场的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
    因为没有一微米制成芯片技术的掩膜所以段云采用的还是东芝公司三微米制程技术的flash闪存芯片掩膜同时还有学习机上专用的仿制版6微米制程的6052芯片掩膜。
    很快10片圆晶片只用了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光刻程序经过传输带传回了 a区的生产车间在那里这10片圆晶片还有经过蚀刻等一系列工序处理最后进行成品率检验。
    完成10片 flash芯片圆晶片光刻处理之后两名阿斯麦的工程师又重新更换了掩膜准备再加工20片6052仿制品的芯片。
    6微米的制成技术还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水平因为内部结构要比flash芯片简单的多所以加工效率也非常的高20块圆晶片只用了不到4分钟就加工完成自然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段云在内都感到了惊讶。
    因为之前用东芝的光刻机加工这种芯片20块圆晶片起码需要8~9分钟左右而阿斯麦的这台光刻机效率整整快了一倍。
    在芯片领域技术代差不仅仅意味着产品技术的提升同时也代表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大幅降低最早的6052芯片刚刚研发出来的时候每一枚芯片的价格高达200美元然而到了80年代中期的时候这个价格却变成了几美元便宜了将近百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先进的芯片生产线设备在生产低端芯片的时候效率是非常惊人的而且价格也非常的低廉。
    不需要过多的说明只是通过实地演示在场的众人就立刻看到了这4台阿斯麦光刻机的价值。
    尽管段云的天音电子集团还没有研发出基于一微米制程技术的芯片然而即便是生产制成相对落后的 flash闪存芯片以及6052仿制芯片也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同样的芯片阿斯麦的光刻机只需要用一半的时间就能完成4台光刻机同时启动的话将会把目前flash芯片的极限产量至少提高10倍以上达到每天惊人的20万枚芯片左右!
    按照这个产量计算段云的芯片厂引入这4台光刻机之后月产量600万枚 flash芯片年产量则高达7000多万枚芯片!
    其实在1988年的时候中国的集成电路年产量刚刚达到1亿块按照当时的通用标准一个国家的集成电路产量达到1亿块标志着开始进入工业化大生产美国在1966年的时候率先达到日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