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章 铁与血(第2/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层也不会放任他在外面脱离太久。
    皇帝赵顼这么频繁的下诏令王静辉回汴都所考虑的并不是因为忧心北方战事如何。王静辉尽管在朝中知军事但他的身边并不缺乏参谋人员。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交往皇帝赵顼似乎感到王静辉在总体策划上是很好的但一遇到最后具体执行的时候难免犹豫不决——他是个帅才而非将才。况且前线作战部队进展顺利大宋将士在战场上所向披靡重中之重的中路军杨崇岳部已经跨过桑干河给辽军予以沉重打击。十万残兵败退到析津府固守起来眼下正被杨崇岳重兵包围。眼看这燕云之战就要落下帷幕了而辽国却到现在还没有做出什么有效的应对措施就连对锦州的攻势也是软绵绵的更不要说是南京析津府了。
    王静辉虽然决定北上汴都但是却又磨磨蹭蹭在路上慢慢的走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在这具体作战方面他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至少在灭亡西夏的时候他还想着能够分批肢解西夏然后在慢慢吞掉结果富弼和种谔一鼓作气将西夏干掉这就足以说明自己的能力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起推动的作用的。他在路上慢慢地走就是为了等北方战事结束这样的话他回到汴都后也好参与收拾残局这种工作对他来说倒是非常的得心应手。
    在得到王顺的五万军队后杨崇岳手中足足掌握了三十万军队而析津府中只有十万不到的样子整个辽国燕云守军已经被歼灭三分之二辽国想要派援军来还要从北方的潢河防线抽调。多少先且不论就是这路程也够契丹人忙活至少半个月了这给他攻克析津府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由于析津府的规模限制辽军不可能将所有的军队全部收缩在城内防守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战斗后辽国燕云守军也逐渐开始认识到依托坚固的城墙来防守宋军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还不如出城依靠骑兵和宋军打野战。
    燕云辽军虽然损失惨重但还是能够抽调出四万左右的骑兵在附近的山区活动不过可惜的是由于佩澄带领的五万军队从奉圣州前来支援杨崇岳使得析津府辽军的北面也被包围了起来。骑兵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了一个很狭长的地区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
    当杨崇岳大军渡过桑干河之后的第二天在析津府南方不到八十里的地方发生了一次有着特殊意义的战斗。宋朝从未露面的火枪部队出动了他们和辽军的骑兵主力发生了碰撞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热兵器军队对骑兵部队的战斗。
    大宋到现在总共武装了不到三万人的火枪部队火枪性能虽然在王静辉的眼中并不算什么但是在这个时候无疑是划时代的武器。且在进行换装后宋朝将领发现火枪部队的最大优点便是训练时间短——由一个从未见过火枪的士兵训练成能够配合作战的合格火枪士兵期间最多不会超过一个月。若是冷兵器的话在这方面根本就无法和火枪相比最重要的是火枪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士兵的要求就算不是壮汉一个书生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能够开枪的士兵。
    强干弱枝的军事政策一直是宋朝的潜规则——最好的武器绝对是先在汴都附近的禁军中列装。这一次大宋统治高层终于打破了常规将已经训练好的火枪部队配发给北伐中路军使用以便验证其威力来决定最后火枪是否值得大规模列装甚至是完全取代冷兵器。
    宋军火枪部队是全军最昂贵的军队所以一直受到严密的保护。其斥候放的很远以便免得突然受到辽军骑兵的突然冲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在这支军队背后还有大宋最为奢侈的维修人员大宋枢密院从作坊中抽调了大量的技术人员随军对这些昂贵的火枪进行随时维护。
    由于几年前王静辉曾经对苏颂和沈括详细提起了“标准化”的概念并且引用了秦军的后勤制度。尽管在这个时代标准化实施起来是极为困难的但是秦朝人可以做到的事情大宋没有理由办不到至少也可以模仿后世四五成的样子。尽管这种似是而非的“标准化”还很差强人意但毕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