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章 冲突(第1/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静辉苦笑的说道:“在这里还能有谁的面子能够比子瞻兄大?子瞻兄在下也不和你兜圈子了直说吧在下来这里并非是为了寻欢作乐你可能还不知道辽国常驻大宋的使节萧佑丹和前段日子刚刚来到汴都的辽国皇帝信使萧忽古同样也在这家‘酒楼’里。子瞻兄也知道在下是情报局的提举情报局对外的重点便是辽国和西夏在下必须搞清楚辽国皇帝派来的这个信使是干什么的毕竟一个武将带着一票人马来我大宋汴都若是搞出什么让人反感的事情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在下没有想到他们出来的地点居然是这里在这里有谁还能够比子瞻兄更加熟悉所以就这么冒失的请子瞻兄前来帮忙了多有冒昧!”
    苏轼此时的人生轨迹应为王静辉出现的缘故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按照历史苏轼现在已经到杭州去做通判了但由于王静辉治好了苏洵的病苏轼用不着在家丁忧三年而是继续在汴都做官。苏轼的思想比较开放对王安石的变法也是积极响应虽然现在他和王安石之间的关系因为青苗法实施产生了极大的分歧两人的关系已经不是很近了但变法派和保守派两者之间的矛盾并非到了刺刀见红的地步所以他现在活的还非常滋润现在官居知制诰这样的紧要职位。最重要地是苏轼因为在《梅雪》和《大宋明镜报》共事的缘故。时常发表一些对时局非常公允的文章加上本人以前就受到仁宗皇帝的赞许在士林之中人气颇高现在更是隐隐成为朝中清流的首领其政治主张也在慢慢向王静辉的“寒暑论”靠拢。
    苏轼对王静辉非常了解他们两人结识地时间也非常长了。对于王静辉的那套理论虽然说不上是赞赏但也绝对不会反对他的脑筋比较活络最重要的是他的弟弟苏辙对王静辉非常钦佩所以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非常亲密的。当然令他不爽的是这几年大宋对外的军事行动中无论是防守还是主动进攻他都能够察觉到王静辉的身影尽管对其中地细节并不是非常清楚但他可以肯定的是驸马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其中的策划者也并不为过。
    不过宋朝的政治传统也深刻影响着士林地风气对于外戚在朝局中所起的作用士林中的感觉还是趋于保守甚至是反对苏轼也不例外的持有这种观点。对于王静辉现在朝政之中。苏轼从内心中来说还是比较反对的要不是相信王静辉地风骨和为人他早就向上面递奏章或是在报纸上发表评论了。
    苏轼官居知制诰说白了便是皇帝的笔杆子──皇帝要发布诏书都是先对知制诰说出一个大致意思。然后由知制诰来负责润色编写这样的职位有很多机会来接触大宋高层最本质地政治动向官级虽然不是很高。但绝对称得上是险要
    王静辉对于苏轼做知制诰还是非常赞成的对于苏轼这种“满肚子不合时宜”的人来说想要做事的途径就是两条一个是做皇帝的笔杆子一个便是到地方上去做主官踏踏实实的为百姓做些实事。苏轼做知制诰还是不是很保险他那张嘴说不好什么时候就会惹出祸端要是给皇帝来个拒绝草拟诏书那这乐子可就大了。按照苏轼的历史功绩王静辉觉得还是把他放在地方上比较好。不过他也明白不要说古人就是千年以后的现代人也会削减了脑袋争取进入政权中心更何况在这“宁登瀛不为监”的宋朝了苏轼地命运可不是他所能够左右的了的。
    苏轼听后笑着说道:“为朝廷做事乃是我们这些臣子分内之事改之又何故有这种担心有什么需要帮忙尽管说来轼决不推辞便罢了!”
    王静辉嘴角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现在萧佑丹他们几个正在三楼雅间中饮酒听歌女唱词子瞻兄只要配合演出一场戏让在下和萧佑丹结识便大功告成了!”
    苏轼笑着说道:“这个不难改之可能还不知道这绿春阁中的歌女可是汴都有名的有些头牌姑娘可不是有钱就能够请得到的好在轼在这里颇有薄面只要改之能够告诉我谁给他们唱词即可我大可以请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