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四章 沈括改行(第2/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样火炮的事情也急于一时现在做的更多的是钢铁冶炼方面的事情在下手头上有一个工程马上就要开始正好要借助存中兄的智慧来解决其中的难题若是一切顺利受到圣上的嘉奖存中兄便可以由四品升至三品也未必是难事这也可多少弥补存中兄的损失!”
    “这个……好吧改之括听你的这个工程是什么?”
    “存中兄当知两次宋夏战争中大宋所俘虏的近十万党项人被在下所购买他们在在下的手中就是修路疏通河道现在正在京东东西两路修建从胶县到汴都开封的驿道现在已经接近完工下一步就要把这些人调往京畿路和淮南东路准备进行疏浚汴河的水利工程……”
    “改之这个工程虽然很大但好象能够用到在下的地方比较少吧?!”
    “存中兄先听在下把话说完。在下听说存中兄青年时期任沭阳县主簿的时候就主持了治理沭水的工程组织几万民工修筑渠堰仅解除了当地人民的水灾威胁而且还开垦出良田七千顷改变了沭阳的面貌那时存中兄只有二十四岁。在任宁国县令的时候存中兄积极倡导并且主持在今安徽芜湖地区修筑规模宏大的坚固地万春圩。开辟出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良田一千二百七十顷同时还写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书》等关于圩田方面的著作。”
    “这些都是足外人道也也没有什么大了的可惜朝廷当时并重视若是放在现在。或有成事的可能。就连那两本书也没有多大作为改之谬赞了!”沈括有些好意思地说道。
    “存中兄可自弃在下有幸拜读了两本大作认为这两本书对大宋水利有着很重要地意义应当加以大力推广尤其是王相主持变法。现在已经颁布农田水利法的当口这淤田与水利和农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怎可束之高阁?!所以在下想要将这两本书推荐给圣上由商务印书馆刊印发放到大宋所有的县府中作为必读之书存中兄以为如何?”
    著书立说是每个识字的人所梦想的但是在这个时代能够刊印发行地都是文人书籍像沈括所著的这两本书很难推广出去沈括虽然写了这两本书但自己也没有指望能够以此流芳百世。过要说能够真地有本事办到此事的人王静辉必然是唯一的选择他有这个财力、也有推广的渠道。若是王静辉真的一道奏章桶到皇帝那里这两本书很可能就会成为每个大宋地方官所必读的书籍之一他沈括想出都很难。
    “这能行吗?!”乍一听到这样的消息沈括都敢相信自己会走如此好运。
    王静辉肯定的点点头说道:“若是存中兄反对在下这就写奏章入宫面圣!”王静辉早就打算把沈括写出来的书全部出版发行过正好碰在这个当口自然是最佳时机。其实在这个时代任何知识的推广都是极为缓慢地就是天下大儒诸如后世所推崇的“朱程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程颐、程颢等人的学说在大宋目前来说也是非主流的。更要说有关技术方面的了大宋仁宗皇帝亲自下令播种占城稻已经几十年了但在王静辉下手推广之前大宋仅仅有三路种占城稻!
    “、……括都知该如何感谢改之了刚才改之所说的汴河水利工程有何难处括定当辞!”
    “呵呵存中兄言过了!需知存中兄的这两本书对朝廷社稷来说意义重大当今天下土地兼并严重兴修水利也是耗资巨大若是能够在兴修水利工程地同时多多淤田那仅能够降低水利工程的成本更可缓解土地兼并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为大宋粮食增收做出贡献这是何等功劳?!在下向存中兄许诺——只要存中兄所写出的各种利国利民的书籍在下都会视其功用大小向圣上推荐并且这些书管圣上如何对待具都出版发行天下!”
    王静辉走上前去面对沈括说道:“这些都是后话也是在下和存中兄的一个约定!现在的汴河疏浚工程对大宋来说十分重要要知道南方的赋税和各种汴都开封所需的物品都是要经过汴河才能够抵达京师的若是汴河有警恰巧又赶上危机时刻那大宋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