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堤”。
范公堤的前身是常丰堰为当地保护农业和盐业的发展由唐代的淮南西道黜陡使李承指令地方官员修筑而成从阜宁阜城至大丰刘庄南全长一百四十余里后有人继续延筑海陵(今泰州)境内。但是朝廷一直重视海堤的维护盐业发展也始终受到海潮侵袭的威胁。经过数百年潮涌浪激到了北宋初年常丰堰已经存实亡失去了防潮能力。北宋天禧五年范仲淹来到东台西溪担任盐监官后建议修常丰堰虽然朝中大臣指责范仲淹越职言事而强烈反对但是他据理力争朝廷终于同意批准修。后来修常丰堰的工程出现了重大事故朝廷遂令停工又派淮南转运使胡令仪实地查勘决定是否继续兴工。胡令仪认为修堰之事“必成之”也竭力范仲淹的意见。范仲淹因母丧回籍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在胡令仪的下终于在天圣六年完成了对这条海堰的修筑使盐城、兴化、海陵等县的田土皆能耕种三千户百姓陆续回到家乡生产得到恢。朝廷的盐利收入也明显增加。盐民们为赞颂范仲淹的功德。将该堤称为“范公堤”。而同样为造堤做出巨大贡献地张纶和胡令仪也被人民惦记。在范公堤沿线地东台、大丰和阜宁等境内修建了许多供奉着范仲淹、张纶和胡令仪的“三贤祠”以示纪念。
王静辉当年在楚州任职的时候听说在自己治下的地方还有这样伟大的工程尤其是修倡导者是他所敬重的范仲淹自然到那里的“三贤祠”亲自带领当地官员去拜祭这三位有着远见卓识地贤者并且从自己的家产中专门拿出来十万贯修整了三贤祠。以示对其敬仰之心。
范仲淹带领泰、海、楚、通四州的民工4万多人开始了修常丰堰据说范仲淹为了新堤址的选择颇费心思。在科学技术尚发达的时代普测海岸十分困难。一日范仲淹去海边勘察在一个渔民家中喝水时看到渔民喂猪的桶沿漂着一圈赫色地稻糠。灵机一动想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在大汛期间范仲淹发动沿海百姓将喂猪用的稻糠遍撒海滩大潮一到稻糠随着海浪涌进。落潮后。稻糠则附着在沙滩上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糠线。范仲淹于是命令民工沿线打桩新堤址就此确定。
王静辉在范仲淹地基础上重修海堤要比前人容易的多范仲淹重修常丰堰据此过才几十年虽然当地人没有什么钱来进行维护而当地官府也没有把这道至关重要的海堤放在心上但范公堤大致还是保持了原样。王静辉只是在此基础上拨下重金加固而已。尽管王静辉在范公堤上并没有费多大功夫但却是保住了因此受益的盐民的饭碗盐民们原本打算把王静辉的塑像也立在三贤祠之中但被他阻止了过在他离开楚州之后盐城的百姓还是上请薛向之由薛向之上书朝廷希望加上小王驸马这“一贤”所以这以前地三贤祠现在已经变成了四贤祠。
面对钱塘江。王静辉可是大大的皱眉他懂水利但在后世他听过一句极为著的话——“黄河斗金钱塘斗银”!王静辉知道古代劳动人民在钱塘江上花了多少钱但通过余杭县志他得知在唐朝的时候在浙江一带总共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有十处其中八处便在这附近据他所知唐朝在全国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总数应该超过三百处这个比例让他有些背心发凉。
尽管前人也留下了钱塘海防但这里的海防形势可比王静辉在楚州的时候恶劣多了至少范公堤周遭的海情没有钱塘潮这么凶猛。通过县志王静辉了解到这里地海情在最近的几十年中没有形成什么大的祸患但这江浙可是南方的米袋子搞好哪天来上这么一次那整个南方的粮食供应就要发生很大的起伏。宋朝的内患农民起义给王静辉的感觉是南方要多于北方老百姓若是吃饱肚子造反是肯定的这钱塘江海防事关重大过周围的人被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大海潮给麻痹了。
凡是事关老百姓肚皮的问题王静辉是最关心过的了——中国自古到今除了异族入侵会造成改朝换代之外剩下的便是肚子问题了。王静辉可会对钱塘江抱有侥幸的心理——乾隆多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