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友“风含雨”对《宋风》的一些书评(第2/3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以不必局限于中国商人只要提个爱吃这个的借口就行自然有人送来。当然这样做肯定不合算毕竟还那还有金矿等等也算领土扩展。不同的历史时期外部条件不同过去不可行现在不可行不代表当时就不可行。
    组建海军运输粮食效率绝对比种田高多了。现代一个农民人均产粮也就500公斤左右。宋代远没有这么高吧。这是一年的产量。海运的话一次一个人平均就可以运五六吨。除去损耗也快10倍了。而且一年怎么也不会只运一次吧。关键是不能花钱用玻璃换或者干脆扶植代理人免费送货上门。
    一直以来王静晖不愿涉足朝堂无非就是怕遇上政治斗争遭到打击。问题是有真正的改变历史挽救大宋乃至中原的命运就必须身登高位以上位者的威权来作为光在民间搞搞实业发展思想教育什么的千百年后可能会有些余泽要想就此改变近百年内的天下大势无异于缘木求鱼同他为了娶公主也是不得不为之。
    但是这其实是可以反过来看的。北宋的政治斗争虽然也很就激烈但就杀伤力而言却是历代最小的极少有流事件大多就是贬到外地。而假如王静晖娶了蜀国公主以神宗的为人和他对公主的爱护难道还会让公主随着王静晖到海南岛受苦不成?再怎么样只要王静晖不是谋反了不起就是削职为民、打回原形反正他也不是很热衷于权势又是富贵双全也乐得过逍遥日子。所以说王静晖现在这样专心娶到公主然后放胆去做没什么好怕的。
    另外有一个问题想不通的就是熟知历史的王静晖怎么就是想不到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呢?北宋之祸祸在王安石只要在王安石没有成为祸患之前干掉他别的不敢说让老百姓多过几十年安生日子让北宋的国祚多延续几十年还是没有问题的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情。于公完全可以说是为国除害也是为将来朝堂之上的各位名臣消灾;于私王安石那厮也不是什么好鸟只看他身边的亲信包括他儿子不是奸伶就是小人要说他本人的人品不下做别开玩笑了。
    宋代一两银子大概可以买一百公斤粮食(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一石大米592公斤。用一只玻璃杯跑到越南换一船粮食绝对没问题上位这考虑的决不是值不值而是喜欢不喜欢即使今天也是一样玻璃这东西在那个时代对国家实力没什么增强作用当然除去科技上的发展换成粮食作用可以大大的只不过把周边国家都变成大宋的殖民地罢了还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不必考虑灾害动乱反抗没有腥那里的繁荣
    是啊从身边的人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如果真正刚正不阿身边的人也差不到哪去哪有自己高尚周围都是小人的情况骗骗无知的小皇帝还行不过王安石完蛋了这书也不好写了先献策成立廉政公署吧:)对皇帝直接负责
    基本上变法都需要打击到某些人的利益变法的难度也在于此。找到一个不影响他人利益甚至让大家否分享利益的办法方式通过起来要容易得多而且见效还快。当然也远远比涉及到国家自身内部民众利益的变法来的好。当利益集团形成了以后想要变回以前的方式也不可能了。所以这贸易的利益要让从皇帝到百姓大家都得到好处当然事实上也可以做到。光顾者天朝威仪往外送东西的方式当然没人支持。切实的利益比什么大道理都更有力。参考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式也能明白。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改变落后的统计方式用数字说话。
    最好的改变历史的办法不是一个人拥有多么大的能力和多么大的权力而是给所有人找到一条通向生活幸福的道路。所以不一定具体官职大了才能解决问题。诱惑永远比讲道理更有力。上帝还不是用天堂来诱惑你们。说起来魔鬼更现实一些可以立刻兑现好处。两者皆采用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你去搞个高产的种子不是那么容易的有那么多年还不如大家发展贸易带来的好处太多了还会逐渐让思想解放不困守一地。
    上面的文字为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