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1章 悬在头顶的利剑(第1/2页)  富到第三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s资管公司刚成立时候启动资金就多达一百亿人民币。
    后来率先推广封闭式私募基金从众多企业手上争取到不少闲置资金苏老爹投资的美地集团当时一下子掏出五亿人民币只为支持苏业豪的生意。
    这部分企业级客户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一百四十亿人民币。
    除此之外公募基金也从社会上募集到一百三十多亿人民币虽然投资金额有多有少但是内地人多在不出意外的前提下相信这部分资金的规模很快就会超过企业级客户。
    许多家银行都在代销5s资管公司旗下的基金产品购买特别便利基本上客户签署几份合同钱就被划拨到5s资管的账户里募集资金的规模仍在持续增加。
    再加上从港城募集到的资金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超过四百六十亿人民币。
    苏业豪统计完数据。
    发现这部分资金里面有大约一百六十亿人民币以私募股权投资的形式投了出去。
    格力、万科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让5s资管成为它们的大股东之一这部分也属于私募股权投资的范畴。
    在这一百六十亿人民币里面又有54%左右属于5s资管公司的自有资金也就是动用那一百亿启动资金去投资剩下的大多则是企业级客户的钱等于由苏业豪帮他们投资理财。
    面向普通投资者的公募基金部分大多拿去投资内地股这部分的规模也有九十多亿人民币。
    至于从港城募集到的资金借助相对比较完善的投资渠道分散投在内地、港城以及欧美。
    苏业豪之所以觉得调整起来很麻烦主要就是因为摊子铺大了以5s资管公司的体量很容易引起众多不必要的关注。
    万一真因为减持的消息泄露提前搞崩了内地股市难免会拉一波仇恨值被无数股民们记恨就连5s资管公司的投资者们多半也会怪他闲着没事瞎蹦跶。
    因此他把减持周期拉长到三十个交易日也就是在一个半月内把可流通的持仓份额降低至两到三成假如可以甚至还能清仓一部分。
    这些可流通的内地股票分散在二十多家上市公司里总价值大约为一百二十五亿人民币等于每个交易日需要套现五亿人民币左右。
    私募股权融资和定向增发的部分短期内没办法交易也没必要交易。
    苏业豪的计划是先减持完这部分等到市场稳定之后再入场。
    哪怕禁售的股票亏损一部分只要加仓规模足够多收益率就会被平掉一部分把账目做得漂亮点……
    消息被局限在少数高管之间。
    一连过去十五个交易日总共二十天危机才算勉强解除。
    苏业豪的动静终于引起有心人的关注。
    证监会方面私下里派人问他为什么大手笔套现六十亿人民币。
    2001年的五月二十七号。
    一位姓王的中年人趁着跟港交所首席执行官郑勇文见面把苏业豪也一起约了出来。
    三人坐在郑勇文的办公室沙发上姓王的这位解释说:
    “苏总最近可太狠了上证指数恐怕都因为你下跌了二三十个点。有什么问题你可以直接跟我沟通再这样卖下去我怕我心脏受不了……是因为国有股减持的利空消息对么?”
    过来之前苏业豪就接到了郑勇文的通风报信提前得知会聊大手笔减持的事。
    他持有的许多家公司都是上证指数的成分股。
    它们最近被大量卖单压着指数能好看才奇怪但是要说苏业豪减持七十亿人民币就有多大影响倒也谈不上。
    如果他真听信冯天才的“谗言”站出来表示看衰内地股市的前景那么跌幅大概率就不是二三十个点了两三百点都有可能。
    然而那样一来。
    泡沫虽然会被压住股民们却不会觉得苏业豪是在为他们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