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9章 不失时机的推介(第1/3页)  正义的使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您在省旅游局上班对不对?”
    “噢?”董一万非常感兴趣的身体往前一探满腹狐疑的望向厉元朗这小子有头脑猜的还真准确。
    从董一万的神态举止中厉元朗已经看出来他猜中了。
    果然董一万问道:“说说看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不会政纲提前告诉你的吧。”
    “这个还真没有如果谷省长和我说过我就没必要和您玩这个游戏了。”厉元朗实话实说弄得董一万差点造个大红脸感觉自己的话太过唐突问的一点没水平和营养。
    厉元朗于是乎说起他猜测的几点依据。
    董一万经常出差和旅游局特殊的工作性质有关系搞推介会去外地参观学习等等外出机会非常多。相比较于林业局和环保局显然就没那么多的待遇了。
    董一万穿的那条裤子手腕上戴的那块表价格到不是很贵是前一段时间南方某古镇开业时的赠品。由于厉元朗想大力发展海浪村的白色旅游经常浏览旅游方面的新闻无意中看到并且深有印象。
    考虑到这一层厉元朗猜想董一万一定是作为嘉宾参加开业仪式就更加接近印证他是旅游局长的身份了。
    当厉元朗把自己的这一套告诉董一万的时候他边听边频频点头心里在想这个厉元朗头脑清晰分析和观察能力强悍真是难得人才。三十二岁就成为主政一乡的一把手绝非偶然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和高超水平。
    李军以为厉元朗是靠着准老丈人的庇佑估计是冤枉这个年轻人了。
    厉元朗同时也是兴奋异常认识省旅游局的董局长千载难逢的机会就把海浪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雪色美景介绍给董一万。正好他的手机里有那次拍摄来的照片日落和日出的都有全都翻出来递给董一万观瞧。
    董一万边看边嘀咕道:“海浪村?名字很耳熟?”他猛然间想起来不久前京城几家大的日报曾经报道过这个村子虽然篇幅不长可是也配发了照片详述那次几名记者的游玩经历其中提到遇见一位热情好客的乡干部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董一万印象深刻。
    “元朗京城那几个记者在报道中提到那个乡干部就是你吧?”董一万问道。
    厉元朗挠了挠头腼腆的笑说:“我其实也没做什么就是想让到海浪村的每一名游客都有家的感觉。”
    “嗯你的做法和想法都很好。”董一万赞叹道:“我们旅游局就是要大力发展本省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像海浪村这样的民俗产业都会给予大力支持。元朗我的建议是你们不要一窝蜂的大干快上要一步步来从小至大的发展积累经验。这方面古铜镇做的就很好他们也是瞅准民俗旅游这一块准备发展全镇的旅游经济。而且他们的着眼点不仅在一年之冬夏秋两季也要搞一些特色游活动。如今城里人看够了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特别向往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不少人都喜欢往乡下跑吃无公害蔬菜有的甚至想自己种菜自己采摘说白了就是花钱寻找原始生活你们大可以往这方面做文章搞大事情。”
    董一万一席话立刻让厉元朗茅塞顿开到底是有经验的领导想法就是长远全面。以前他一直想着海浪村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冬天雪大竟顾想着发展冬季游。听了董一万的建议夏秋两季可以发挥一下搞个农家乐或者采摘园什么的。城里人喜欢花钱劳动满足他们的愿望就行了。
    听董一万说旅游局准备在开春后去古铜镇考察水明乡的海浪村距离古铜镇不远在厉元朗的盛情邀请下董一万表态答应到时候顺便去海浪村实地看看做出指导性意见和规范。
    二人相谈甚欢之时伴随着笑声谷政纲和李军笑哈哈聊着天回来。厉元朗看得出来三人晚上还有安排适时提出告辞谷政纲也没有挽留只是临分别的时候在厉元朗耳畔小声嘱咐道:“晚上在红岩家等我有些话在家里边说起来方便。”
    这句话厉元朗听得心里暖暖这是谷政纲没拿他当做外人看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