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惊讯(第2/2页)  封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租房更有保障。
    众人又来到三大宫的旧址三大宫在隋唐时还存在现在只剩下一点残垣断壁不过花岗岩地基还在按照计划匠作监的数十座官办工坊都将迁到这里。
    包括印刷、铸钱、制模、酒曲、家具、造车、制革、琉璃、陶瓷、制镜、制糖、造纸等等数十个工坊。
    匠作监主要负责民用品的生产制造军器监工坊则负责军用兵器兵甲的制作目前军器监的工坊集中在咸阳县而匠作监的工坊则集中在京兆城内。
    所以这次要将匠作监的全部工坊都搬到汉长安城包括两万户工匠也一起搬来。
    匠作监的工坊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纺织、造船、轧棉、制煤饼、烧砖、磨面等等都分布在其他地方。
    所生产的产品少部分专供朝廷像铸钱、提炼金银、印刷、造纸之类其他大部分民品都投向市场品质很高极受市场欢迎。
    还有酒曲饼属于垄断专卖所有酿酒工坊都只能从官方购买酒曲饼这就是酒税和盐税一起成为官方重要的税收收入。
    陈庆和官员们在汉长安城只呆了大半个时辰但消息便迅速在京兆城传开了事实上当内政堂开始讨论雍王的方案时城内就有了小道消息但大部分人都不太相信。
    只有一些先知先觉者开始抄底买入西南区的私人房宅到了大批官员跟随雍王去汉长安城视察百姓们终于相信了传言西南区和工匠聚居区的地价迅勐上涨由每亩两三百贯一跃涨到每亩两千贯而且房源很少出现了数十人抢一户的盛况宅地主人趁机坐地涨价甚至还不肯卖而前几天低价卖掉的人家则顿足捶胸悔之莫及。
    地价又再次成为京兆城百姓谈论的焦点有人说地价要大涨有人说土地供应多了地价肯定会下降各个茶馆都在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但真金白银才是最有说服者京兆市场上忽然涌来了大量购地人尤其是城南京兆县和城外的土地卖得格外火爆。
    几天后一个震撼消息传来临安的土地市场崩溃了一个桉例传遍了全城曾经亩价五万贯一座总价二十五万贯的五亩宅最后居然是以总价两万贯的价格成交跌去九成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