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 清静无为(第2/2页)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又因为这事麻烦了他,咱们要好好款待一番而且,咱们观已经很多年没有联系到上宗了,若是陶先生能替咱们美言几句”
    清元子表情犹豫,有些为难,“怕是很难,我在稷下学宫拜访了不少上宗的大人物,只有陶先生答应来看看祖地,他正好要去太清府任教,我在路上打探了下他的口风,陶先生应该不会逗留太久,至于替咱们说话要不,等他走之前咱们再问”
    站在二人身旁的蓝玉清,此时对一切都惘若未闻,微微垂头,盯着脚下那块白玉。
    乳白的玉身在刚刚坠地的撞击下,表面竟然完好无损。
    但是她知道,这块终南山孕育的美玉,里面早已碎了。
    忽然,紫衣女子动了,她一言不发,跨过美玉,洞穿人群,大步离开,不再回头。
    她突然很想去看看那片桂林。
    女子走后,场上的清谈继续。
    场上的掌声渐渐平息。
    经历了区别对待的赵戎也不恼怒,静静看着桌对面的道家君子,心里自嘲,本公子还有一个身份说出来怕吓到你们,赘婿,怕不怕,这是最近书肆里最流行的那种话本小说里主角的开局身份
    六一居士语气恭敬:“请陶先生选题。”
    此时,临近正午,阳光炽烈而又安静。
    在万众瞩目之下,那个名为陶渊然的南华巾老者,侧头向右,抬起那只握有念珠的右手,伸出一指,遥遥指向说经台外,那南部茫茫群山之中的一处奇景。
    是那座摩崖石刻
    陶渊然微笑道:“就辩这个清静无为。”
    赵戎面色平静,似乎早已了然,只是下一刻,老者说的话,却让他眼眸一眯。
    “吾执有为,汝执无为。”
    赵戎眯眼点头。
    有为,还是无为,是儒道二家一直以来的争执。
    但因为清谈只是辩论,并不是儒道二家问道,因此赵戎作为一个儒生持“无为”的论点,陶渊然身为道家君子持“有为”的论点,也不无不可,只要辩赢对方就行。
    而这除了辩才外,也很考验双方对儒道二家的典籍的阅读量与理解程度。
    于是在场众人便见到了这颇为戏剧性的一幕。
    道家陶渊然率先抛出观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以君子将有为也。”
    儒生赵戎反之。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