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魏和尚的忧伤(第1/3页)  从亮剑开始崛起陈凡李云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十响德造驳壳枪,”
    “两杆”
    将手里两把插好弹匣的二十响驳壳枪一左一右插在腰间,和尚自言自语着。
    体能强悍如野牛,手臂孔武粗壮的魏和尚即便单手单枪,他也能打出常人使用木盒枪托的效果,所以他没有携带驳壳枪那巨大的枪盒,而是直接插在腰间。
    毕竟,木盒枪托增加射击精确度本质上是提供抵抗后坐力的支点,既然单手完全压制住枪口的跳动和射击的后坐力,枪托自然就可有可无。
    而且这样还有一个好处,拔枪的速度远比木盒快,还能减少负重。
    “九龙带,”
    “九个满弹匣”
    接着,魏和尚将插着九个二十发备用弹匣的携行具,也就是俗称的九龙带捆在腰间。
    九个弹匣,每个弹匣装二十发子弹,再加上弹匣下一排的一百发散装子弹,合计二百八十发子弹,一般足够一次战斗使用的了。
    “一百八十发子弹弹匣备弹,一百发散装子弹,有点少。”
    琢磨片刻,回忆起上次在双凤镇杀鬼子的经历,魏和尚觉得二百八十发子弹不过瘾,不够用。
    毕竟这次去攻击寿县周边的一个城镇,据说目标地区有一百多个二鬼子和土匪恶霸。
    驳壳枪子弹威力远不如步枪,一颗子弹干掉一个敌人有点扯淡,起码也得三颗子弹才能干掉一个敌人,那么至少也得三百发起步。
    于是,他魏和尚又取出一条九龙带,捆绑在胸膛前,这条九龙带上依旧插满了九个装满子弹的弹匣,不过并没有插散装子弹。
    “嘿嘿”
    拍了拍胸腔的两排弹匣,魏和尚咧开一嘴白牙。
    十八个弹匣,三百六十发弹匣备用弹,再加上一百发散装弹,还有枪里面的四十发子弹,对付一百多个二鬼子,差不多是够了。
    出门之前,魏和尚还捞了一杆白蜡杆红缨枪扛在肩头。
    “和尚你这是”
    门口,看着魏和尚一身打扮,赵刚愣了愣。
    胸腔两排九龙带,腰间两把二十响德造驳壳枪,肩上还扛着一杆红缨枪。
    给赵刚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很想评价一句,但一时间又找不是适合的形容词。
    “政委,这不是去打二鬼子么多准备点武器总是好的吧。”
    和尚嘿嘿一笑,手里扬了扬肩上的红缨枪:“这红缨枪和鬼子拼刺刀绝对是一枪一个透心凉。”
    “你两杆德造二十响,两条满装九龙带,加上我们加强二营还有炮兵连四百人,还要和鬼子拼刺刀,除非寿县的鬼子全部藏在刘家庄。”
    赵刚翻了个白眼。
    他一再强调尽量避免白刃战,白刃战伤亡太大,以前是没办法,缺子弹火力输出稀缺,只能和鬼子拼刺刀,但如今子弹管够,这群人怎么就心心念念和鬼子拼刺刀呢
    一枪把鬼子射爆脑袋不是干净利索还省事么
    “你不带枪盒的么”
    赵刚看了看魏和尚没带枪盒,下意识的问道。
    驳壳枪不带枪盒,总感觉少点什么
    “俺不需要那玩意,驳壳枪单手就能压住。”
    和尚换了个肩膀扛红缨枪,一只手抽出一把枪转了转,耍了一个枪花:“赵政委,这枪很轻的。”
    这和尚力气越来越大了
    还比刚遇到的时候壮实了不少
    看着和尚如同耍花式的绕枪,以及那浑身精壮的肌肉,赵刚嘴角抽了抽,没有说话。
    驳壳枪重一公斤多,加上满20发子弹的弹匣之后差不多三斤多了,正常人单手拿着都有些嗑手,有几个人能像这和尚一样单手耍枪花
    两人向杨村前走去,期间和尚主动挑起话题:
    “政委你见识多,我听说阎老西那边有一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