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七夕离情(第2/3页)  长安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她的胸口处,压下住却也发不得。
    只能如一根刺,狠狠扎在那,不动则已,动却钻心。
    她还记得,从前太尉府只她一个女孩儿,杨延这个哥哥虽非一母同胞,对她却是极尽宠溺与爱护,那时他会为了她,春天亲自作专属于她的纸鸢,入夏在雨夜里为她折小船陪她在池塘边听雨,放船灯,记得一年秋日杨延去了洛阳,她拿落叶作纸写信,杨延也会那般以落叶传信回给她,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荣安却能敏感地察觉到杨延看向寄于他们杨家檐下的李绥时,眼神在一点一点的改变,从起初的得体有礼,到后来竟能让她看出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执念来。
    也是从那时起,那个百般温柔地宠爱她,陪她踏雪地,打雪仗的杨延便消失了,消失在了她的心里,甚至是她的梦里。
    “郡主许久未曾回国公府了,国公爷思女心切是人之常情。”
    就在此时,一旁的杨红缨轻轻出声,唤回了出神的荣安县主,杨延听到此点了点头,随即低声道:“四妹妹说的对。”
    说罢,杨延整理了满心愁绪,一如既往温和地看向红缨道:“前面有一处阁楼可作歇息,能俯瞰长安盛景,四妹妹可想去?”
    察觉杨延征求自己的意见,杨红缨自然得体的一笑道:“红缨都听二郎君的。”
    话音落下,杨延不由怔愣,但也不过一瞬便恢复如常的带着一行人朝那高楼去了。
    此刻旁人虽不知,但杨红缨却是知道。
    方才她的一颦一笑,在杨延的眼中只怕依稀能看到另一个人的模样。
    即便没有七分,却也有了五分。
    这些举动,她曾对镜试练无数次,早已是刻在骨子里,根深蒂固。
    平康坊,这里是长安最鱼龙混杂的一处,也是长安最为热闹的一处,更是长安文化与各国文化碰撞交流的一处。
    一路上,宝缨跟着李绥见到了高鼻梁,大眼睛,容貌不似中原的西域人,还有面相粗犷,却是热情洒脱的突厥人,更有容貌绮丽,腰肢细美的波斯人,更有在这里或经商,或进学的高句丽人c东瀛人,二人就这般一路走一路买,转眼间便带了不少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宝缨见此不由低声感叹道:“从前只听说长安万国来朝,是如今最为繁盛的地方,今日可算是亲眼见了。”
    李绥闻声侧首,看着宝缨恬静的娇靥道:“日后待真正万国来朝时,你我便相约,一起站在长安最高处,看一看真正的长安。”
    就在宝缨回之一笑时,却是突然脚下一顿,好像被定住了一般,李绥心下已猜出了几分,正欲朝着宝缨看着的地方望去,却听到身旁传来宝缨强自平淡的笑声。
    “咱们去那边看看罢——”
    一边说着,宝缨便要拉着她走,谁知李绥却是将她的手握住,未曾挪步半分,察觉宝缨覆下眼睑,脸上是一闪而过的孤清,李绥不由惋叹,终是出声道:“宝缨。”
    “郡主。”
    身后传来男子熟悉的声音,下一刻,似是骤雨终究归于廊下溪水一般,唤出了更为平静,也更为温和的一语。
    “宝娘子。”
    察觉宝缨的手在她的手里轻颤,李绥转而看向身后长身玉立,看似一贯俊逸,眸中却分明默然了几分的渤海郡王陈之砚道:“长安繁华,今夜能览尽否。”
    听着这风马牛不及之语,陈之砚虽早有准备,却仍旧心下坠落,但终是坚定的回答道:“能。”
    有花堪折直须折,李绥知道,宝缨与陈之砚的这一段缘分曾起于这句话,有时候她也曾想,上天何其残忍,让宝缨从最初,便遇见了陈之砚这般丰神俊朗,风姿绰约之人。若他们能终成眷恋,这无疑是世间良缘。可若不能,这于宝缨便是极致的痛苦。
    当一个女子春闺梦里所思所盼的人太过于好,却是爱而不得,终是会变成一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