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临他忠诚的应天府(第3/4页)  朕就是亡国之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若是参与谋叛之事,主谋斩首,次谋流放,家人苦役,永世不得参加科举。
    败者食尘,谁让他们败了呢?谁让朱祁钰胜了呢?
    王成寇败,成王败寇,自古历来如此。
    既然胆敢鼓噪谋反,那就必须付出代价。
    至于未来会不会有像蔡东攀这样的人物,曲笔历史,把他写成一个无恶不作c暴虐成性,杀人如麻的大暴君,朱祁钰才懒得管。
    他人都死了,还能管的住身后事吗?
    躺在明孝陵的太祖高皇帝,为朱允炆登基做了多少事?结果又能如何?
    朱祁钰很现实,他只管自己活着的时候,子孙不肖,那是子孙无福。
    大驾玉辂向南京皇宫而去。
    这次朱祁钰住在皇宫里,因为南京城的皇宫,皇宫里并没有孙太后,更没有被渗透成筛子,甚至已经荒废了。
    朱祁钰也只是修缮了乾清宫住下罢了。
    车驾终于在文华殿停下,北衙派来的官员,已经接管了南京城的大小职务,开始梳理朝政。
    这里面就有为山东仕林求情的尹昱,也有那个有些稀里糊涂的蔡愈济。
    刘昇当初都指着蔡愈济的鼻子骂了,蔡愈济因为忙于大计之事,居然一直都不太清楚有人在骂他
    陈汝言随驾听用,一路上陪着陛下游山玩水,也没参赞军务,就到了南京,陈汝言领了南京兵部尚书的职务,开始在南京办差。
    而朱祁钰从河套调来了立下了战功的刑科给事中林聪,任刑部侍郎,总掌南京事物。
    林聪
    任参赞杨俊军务,曾经在东胜卫,一个文进士还上阵杀敌,而且还真的给他杀到了人头赏。
    而李宾言也将会从山东巡抚一职,平调南京吏部左侍郎,主持各吏部诸事。
    朱祁钰看着自己的班底,怒骂王复这个家伙,宁远在和林吃雪,也不肯回朝做官,简直是不忠不孝!!
    否则这南京都察院总宪的位置,不就是他的了吗?
    和林这个时候应该已经下雪了,十一月的天气,南京也是生冷,寒风阵阵。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坐在文华殿上,平静的说道:“我们七月十六日从北京开拔,用最快的速度平定了这场叛乱,将首恶抓捕归案,吊民伐罪。”
    “但是即便是如此迅速的平叛,在过程中未遭遇成规模的抵抗,但是这帮蠢猪,把整个南方搞得一团乱麻!”
    “现在还有两广总兵官柳溥依旧在负隅抵抗,而保定伯梁珤已经确定,在叛乱发生前已经被叛军所杀,湖广局势,已有天倾之势头。”
    “我们的形势依旧很严峻啊。”
    “兴安,你让文渊李贤,拟一封送给柳溥的诏书,若是胆敢和黎朝c麓川沆瀣一气,朕定斩其全家,诛九族!”
    柳溥大势已去,若是觉得交趾的黎朝可以依仗,里通南蛮。
    作为皇帝的朱祁钰,只能把大明朝最严苛的律法拿出来了。
    败就败了,承担这个后果,非要里通外人造大明的反,朱祁钰会让柳溥尝尝什么叫真正的铁拳。
    南京衙门是没有文渊阁的,只有通政司,但是通政司在南京也废了,所以这份诏书只能让李贤去写了。
    朱祁钰没打算杀李贤,这家伙是个能干的人。
    李贤在僭朝那么卖力的维持局面,不是为了僭朝,而是为了大明。
    元末失纲,生灵涂炭,李贤一直在努力的维持着僭朝的运转,总算是让这个雷,如同王恭厂那些火药一般,轰然爆鸣。
    而李贤赌上了自己的命。
    按照朱祁钰一贯的可持续性竭泽而渔的原则,李贤没把自己的才能用尽,为大明朝熬尽最后一丝心血,是别想轻易去死的。
    杨洪临到最后依旧挂着讲武堂祭酒的职位,了无遗憾的离开了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