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六章 周老师的日常(第2/4页)  闲臣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异常难受。嘉靖年纪大了,对男女之事也不热中,每次吃药之后便会打坐炼气。说的是运功化解药性,搬运龙虎,其实就是用身体硬扛。

    这一打坐通常都要用上两个时辰,此事是周楠一天中最清闲的日子。

    在西苑和黄公公吃一顿毫无营养看不到半点维生素的御膳,他就抓紧时间在御书房背上几篇课文,写上一篇八股文章。

    黄锦是老人,瞌睡少,也不午休,便会过来看周楠所作的时文,并随口点播上两句。

    司礼监掌印,外翰林的学问可不是盖的,如果不是因为身有残疾,黄老先生中个庶吉士当不在话下,每每都能让周楠有不小的收获。

    有王世贞和黄锦这样天下一等一的人物做老师,周楠际遇之奇可是大明朝的头一份。

    如果再考不中进士,那就说不过去了。

    待到皇帝打坐完毕,将身体内的五石散和春药散去,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卵事。朱、黄、周三人通常会在西苑随意走走,说些闲话儿。

    待到申时,周楠就到了下班时间可以离开西苑了。

    但他现在还不能回家,须先去王世贞那里将今天的命题作文交过去,批改、评讲,然后被王老师一通狠批。

    无论周楠的作文写得多好,作为一个严师,王世贞都不会客气:“周楠,你这样的文章凭什么进考场,凭什么中举人中进士,你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最差的一个,我王世贞的名声都要被你彻底败坏了”

    周楠还能说什么呢,只得俯首帖耳认错。

    还有二十来天就是进考场的日子,不但周楠,就连王世贞也急了眼,督促得分外严格。

    等到从王世贞那里上完课回家,已是半夜,大概估计了一下,已是后世北京时间午夜十二点。

    回家之后,周楠立即就倒头闷睡,天不亮就得起床,他的睡眠严重不足,满脸都是青春痘,颜值直线下滑。

    在这几日里,周楠又去内书堂给太监们上了一节经济课。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可不能乱教。第一节课是总纲,从第二节科开始就得系统给他们灌输实用的学问。

    周楠提前拟了一个教学大纲,现在就从第一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细细地讲起。

    这种开天辟地的新知识,这种“屠龙术”自然让太监们无比震撼。

    除了去内书堂上可,给皇帝念奏折,陪天子高迷信活动之外,周楠作为天子近臣还要参加经筵。

    所谓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它在宋代正式制度化,为元、明所沿袭。

    每月二日、十二日、廿二日三次进讲,帝御文华殿,遇寒暑则暂免。开经筵为朝廷盛典,由勋臣一人知经筵事,内阁学士或知或同知经筵事,六部尚书等官侍班,另有展书、侍仪、供事、赞礼等人员。

    周楠先后经历过两场经筵,第一场的主讲是张居正,第二场是徐阶。做为一个即将参加乡试的人,周大人觉得还是有不少收获的。

    张居正在筵讲结束之后还拉着周楠和他探讨了一下朝廷的税收制度,特别是周楠在内书堂第一节课时所谈的的货币的本质。尤其是那句什么是钱,钱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钱的价值在于国家信用为担保,让老张耳目一新也深受启发。

    二人就谈到了以货币赋税代替实物本色的问题,已经有后来一条鞭法的影子。实际上,在江南富庶地区,官府在征税的时候已经开始拒绝接收本色,而只征折色,为的就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和损耗。

    在周楠看来,一条鞭本是为大明续命的良方,如果万历、天启几朝继续实行下去,国库充盈,就算遇到天灾也有赈济的能力,自然也没有后面的李自成、黄太极什么事了。

    只可惜张太岳为政苛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