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四章 大治之道(第1/2页)  皇帝萌萌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人扭头一看,只见后排缓缓站起一人,正是监察学士陆空海。杨长青听到有人反驳自己,且言语犀利,不禁愕然而顾,看到说话者是陆空海,心里顿时涌出怒火。但他城府极深,尤其在李观棋面前不愿如东方睿那样横眉冷目对人,因淡淡说道:“陆大人言重了。天下皆知我皇英武绝伦,岂能以暴君形容之当着陛下和群臣的面,你要分剖清楚,切莫将此罪坐在杨某身上。”

    李观棋眉头微耸,唤道:“陆爱卿,你到前面来,不可胡乱指责别人嘛。”

    陆空海慢慢走到前面,面向李观棋站立,张嘴欲言,李观棋忽然失笑道:“众卿皆坐,唯陆卿独立,莫非众人皆醉你独醒吗”他瞪了一眼侍立在一旁的肖英道:“糊涂东西,还站在那里干什么还不赶快为陆学士看座”

    肖英答应了一声,急忙又搬了一张凳子过来。

    陆空海坐了下来,恰巧与秦敏中相邻,与东方睿、赵普、杨长青侧面相对。

    李观棋今天召集的是在京三品以上官员议事,这屋子里就属陆空海的品级最低,虽然他作为监察学士,可以列席任何会议,但是毕竟只有五品职衔,只能坐在最后。

    李观棋觉得有必要鼓励一下陆空海,便开口说道:“陆爱卿身为监察学士,当怀国家大事,谏群臣之失,亦包括朕之失处。杨爱卿,自古以来言官只要忠君体国,即使其言语中有失当之处,亦属平常。是不是这样”

    皇帝都替陆空海说话了,杨长青再生气也不能表现出来了。而且李观棋说的也是实情,陆空海是监察学士,也算是言官,言官是不以言获罪的,所以也只有点头表示赞同。

    得到了李观棋的支持,陆空海接着说道:“杨大人刚才所言。是让陛下威权独运。乾纲独断。察秦始皇为政时,并不希望国家败亡,如嬴政号称始皇,是希望子孙为二世、三世。将祚运一直延续下去。惜其以一人之能,妄想慑服臣下。奴役百姓,终于亡国。前鉴不远,若陛下遵其故事以行之。不是又走到老路上了吗”

    李观棋点头说道:“不错,历代君主视百姓为愚民。且妄行其是,败亡者居多。其实百姓为水,当权者为舟。若能顺应水势。则舟行自顺;若逆水势而行,则舟覆亦不为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话当然不是李观棋原创,但是他现在说出来却让在场的大臣们都感觉很有哲理。

    陆空海听后再次立起,拱手向李观棋一揖道:“陛下既有此思。实为天下之幸。为君者爱民如子,从善如流,何愁天下不能大治如今大乱之后,百姓畏厌强权,正是施行教化的时候。若上下同心,不出三年,则天下即可大治。”

    东方睿听到这里,实在忍不住,霍地站起,引经据典道:“夏、商、周三代以后,人心渐渐浇薄,所以秦朝专用法律,汉代杂用霸道。它们是想教化而不能,不是不想教化。陛下,陆空海为一浅薄书生,不识时务,若信其虚论,必败乱国家。”

    陆空海不待李观棋接话,当场反驳过去:“五帝三王,不易人而化,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在于当时所理,化之而已。至于东方大人所说大乱之后不宜教化,相反的例子,历史上也多得很。昔黄帝与蚩尤七十余战,其乱甚矣,既胜之后,复致太平;九黎乱德,颛顼征之,既克之后,不失其化;桀为乱虐,而汤放亡,在汤之日,则得太平;纣为无道,武王伐之,成王之代,亦致太平。”

    陆空海这番话援古引今,考之史籍,李观棋都听懵了,连秦敏中和林白都连连点头,东方睿闻言也一时语塞。

    陆空海再接再厉,反问道:“若如东方大人所言人渐浇薄,不及纯朴,至今应悉为鬼魅,宁可复得而教化耶”

    东方睿顿时变得哑口无言。

    赵普咳了一声,说道:“陆大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