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 公平未必公正(2/5)(第1/2页)  皇帝萌萌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观棋这话说的是很重了,赵普如何受的了慌忙离座,跪倒在地,叩头道:“臣愚昧,还请皇上训导”

    “起来坐着吧你这么一跪,倒好像朕是不通情理的昏君是的。”李观棋不悦的指了指赵普的座位,又转向秦敏中说道:“公勉,你怎么看”

    秦敏中现在也觉得很头疼,从一般道理上来讲,既然主考官并未徇私,那么确实就该如实公布榜单,但是这么一份榜单公布出去,江南道以外的生员甚至百姓肯定不满意,到那时只怕还会惹出更大的麻烦来。

    读书人十年寒窗为的就是能够有朝一日考中进士,然后迈入仕途,如果这份榜单不能让其他地方的读书人满意,那么这些读书人身后的乡绅地主、地方名流,统统都要被朝廷得罪个遍。说句过分的话,李观棋的龙椅还能不能继续坐的稳都是一个问题。

    秦敏中能够看到这些问题,但是这些话却不是他一个当臣子的能够直接说出来的,他犹豫了一下,答道:“皇上,如此看来,非是主考录取不公,而是其他各道的生员文采确实不如江南道的生员。”

    秦敏中说完,抬头看了一眼李观棋,见他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便接着说道:“臣以为,造成此等情况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其他各道的读者人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江南道更为富庶一些,所以读书人更能专心于学业;同时今科所考的是时事策论,江南道距离京师较近,所能了解到的信息相较其他各道也更为丰富,多方原因综合之下,才造成了这种悬殊的局面。”

    李观棋面色稍缓,看着赵普说道:“赵普,你现在明白了”

    赵普的脸又红了几分,迟疑着说道:“臣愚昧。秦大人虽然分析了其他各道的读书人考不过江南道读书人的原因。但是朝廷取士是以文章优劣为准则,又不是以地域不同为依据。既然主考未曾枉法。为何还要更改榜单”

    李观棋眼角扫到月儿在旁边轻轻的点头,便知道她也是一样的想法,想来大多数人也都是这么想的,只好语重心长的说道:“取士朝廷为何要取士啊”

    “自然是为了择优选择牧民之官”赵普下意识的回答道。

    “你也知道官是牧民之用”李观棋又气又乐的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果放任这种趋势下去,科举取士就会被江南道独自把持。到那时,全天下当官的都是江南道的人。朕其他的子民就会被摒弃在外。他们入仕无望,必然离心离德,朕又该如何收场”

    面对着李观棋的问题。赵普根本就无法回答,因为他确实没有想到这个层面。虽然他心里还是认为李观棋有点儿危言耸听,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李观棋所说的那种可能。

    望着哑口无言的赵普,李观棋接着说道:“不管是江南道人还是其他各道的人。都是大乾人,都是朕的子民。

    现在其他各道的文化不如江南道是个事实,如果朝廷取士时,放任这种差距不管,这本身就是不公平。

    圣人曾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难道就不明白这个道理”

    李观棋一席话将赵普的哑口无言,低头惭愧,月儿也是连连点头。其实,还有着更深一层的理由李观棋并没有说出来,因为有些话当皇帝的是不能说给臣子听的。

    李观棋嘴上说的吓人,其实他自己也知道,老百姓除非是走投无路了才会造反,因为考试考不过别人,顶多游游行、发发牢骚,扯旗造反还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如果李观棋现在不刹住这种趋势,那么终归会有一天,朝局之中都将是江南道的官。

    当皇帝的最忌讳的是什么就是臣子结党。乡党就是最容易结成的一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乡之间相互照顾一下根本就是人之常情,照顾的多了,拉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