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百九十五章 大会战(七)(第1/4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与东西两翼不同,古渭城有足够多的兵力、粮草、武器,还提前挖了许多水井,因此郑朗所做的就是放。

    古渭城北方也有一个战略要地,哑儿峡寨,但与古渭城隔了一条渭水,并且自西向东虽有鲁班山、新民大山、福星梁、凤凰山、南布峪山、高台山、旗杆山、大营梁、盘龙山、翠云山与严家山等山脉隔阻,可有多道峪口。

    若是派兵驻守哑儿峡寨,可能会遭到西夏军队四面包围,全军覆没。

    郑朗主动放开北面的防守,让西夏人兵临城下。

    梁乙埋在泾原路吃了亏后,这一次稳打稳扎,等到两翼开始发起进攻,他才兵出西使城,畅通无阻的来到渭水河岸。

    不过这一回没有那么轻松了。

    来到渭河河畔,宋军严阵以待,这里离鸟鼠山不远,这里乃是上游,有许多地方人马可以直接趟过去,但现在才是八月,虽秋水始平,可非是河水最低点,只有少数河面才能人马得过。

    因为西夏军中有许多就是北方的蕃人,用他们做向导,梁乙埋能清楚地知道所有山川河流的情况,但宋军也不是很麻烦,只要将这些浅水地区防御,就会给西夏人带来困扰。或者架桥,有那个必要吗

    有一桥,就在古渭城以北,但也让宋人严阵以待。

    古渭城东城门,郑朗与窦舜卿在相送一人,河州有长于防御的老将杨遂坐镇,古渭城有郑朗与窦舜卿,章楶要去甘谷城,也不是甘谷城他的职责无比的重大。

    但不能提前离开古渭城,直到西夏大军到来,章楶才离开。

    章楶冲窦舜卿一拱手说道:“希元兄,务必要保护好郑公安全。”

    他是文人起家,又在地方上呆了好几年,知道郑朗对宋朝的作用,不仅是军事上,更多的是在经济与政治上的作用。

    “质夫,放心吧,在辰州出了事,我也不会那么鲁莽了,”郑朗苦笑道。

    “那么诸君保重,”章楶没多说,马上就要开打,也没时间多说,说完翻身上马,带着侍卫一路向东。

    郑窦二人返回城中,窦舜卿离开古渭城,去河边指挥。

    古渭城南北皆是群山层层叠叠,大山苍莽,但古渭城一带却是一马平川的河谷地带。西夏八万联军浩浩荡荡而来,隔着不太宽的渭水,梁山埋看着对岸的宋军,有些头痛。

    头痛的非是宋军,而是宋军手中的神臂弓。

    梁乙埋屡屡败于宋军之手,这个神臂弓居功甚伟。

    他也没有好的主意,只能利用人多压死宋军,下令道:“攻。”

    在向导的带领下,西夏八万大军兵分十几路强攻渡河。

    惨战开始。

    这时的神臂弓与史上的神臂弓不同,因为使用了优质钢材,对臂力要求下降,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兵士能拉开神臂弓。使臂力要求下降到一石半,几乎与史上宋徽宗时臂力要求相当。不过郑朗估计史上宋朝神臂弓臂力要求下降,多是牺牲了射程因素。而且军械器贪污严重,武器不合格,军纪在那时也多败坏了,因此神臂弓虽起了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它的作用,尽管技术提高了。

    郑朗仍嫌不足,在他推动下,马黄弓大量出现,射程不及神臂弓,可是速度更快,几乎与普通弓箭相当。自泾原路战役打响后,宋朝渐渐对西北换防,首先非是盔甲,就是这个神臂弓与麻黄弓,一共换防了近八万把。

    此时河边就有五千兵士手持神臂弓与麻黄弓齐射,在盾牌手的掩护下齐射。

    一个又一个西夏兵士倒在渭水中。

    有的力气大,竟然将神臂弓矢生生洞穿西夏人的盾牌后,将西夏兵士击毙。

    许多西夏人与蕃人看到宋朝弓箭如此强悍,开始后退,梁乙埋喝道:“后退者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