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百三十章 水货(第1/5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月桃花开,第一波改革之前,两府出现一次重大人事调动。赵概以年老求致仕。朝廷以七十劝退,赵概已七十三岁了,心中不安,第一次辞表时,郑朗苦劝。

    尽管倒欧阳修时,他站在欧阳修这边说了好话,但此人还是一个忠厚的长老。赵概不听,再写辞表,赵顼亦劝,还是不听,写了三表,无奈准辞。赵顼问郑朗何人可补,郑朗摇头,道:“陛下自己决定。”

    这段时间黜了许多官员,那是下级官员,以及地方官员,就是如此,还递交给了赵顼,由两制批阅后,才得通过。黜得说黜的原因,或者年老病残,或者暴法乡里,或者昏味不作为,或者贪污受贿,但象这种重大的人事变更,郑朗绝对不参预的,以免落得别人的口舌。

    其实这个人事背后,就存在着一个重大的弊病与漏洞,如今让郑朗与赵顼合理利用。

    也快到了揭开之时。

    赵顼想了一会,下诏,调唐介赴京担任参知政事。

    “唐介啊,”郑朗呢喃一声,不由地又看着自己学生王安石,心里面想到大约不会吧。这时候就能看到改制的一个变化,若是原先,唐介为参知政事,唐淑问依然还担任着监察里行言臣之职。

    韩琦破坏的制度有很多,有的也不是仅从韩琦开始破坏的,有吕夷简,有丁谓等等,历历数数以来,许多宋太祖太宗时制订的制度被破坏掉了。言臣未必就是好人,宰相未必就是坏人,但父子二人一为宰相,一为言臣,这个言臣还有监督的责任吗将唐淑问调到秘书监作为少监。

    群臣退下。

    郑朗略有些担心,改革三步走,第一步乃是改制,第二步乃是改军,不仅是裁兵,也对军制进行一次改革。第三步非是什么市易法、青苗法与免行法之类的改革,而是瘦身。

    麻烦小一点的是第二步,但那样都很麻烦。

    唐介以直声名闻天下,若是犯起倔来怎么办难道坐视王安石来个三气周瑜

    他心中略有些不安,但另外一个人才叫真正的不安。

    文彦博。

    王安石与司马光仅两笑,就让文彦博息菜,文彦博自此以后,再度回到治平之时,沉默不言。没一个好对付的,韩琦是这样,郑朗似乎也是这样。然而郑朗做事多少留着一些分寸,唐介是什么样人当初灯笼衫事件当中,唐介乃是最得力的言臣,一度让朝廷下放到岭南的恶地春州,后来改为英州,依然是两广最恶的地区之一。两广现在人烟稠密,渐渐不可怕,但那时候是什么所在

    这个人一旦回到朝堂,自己还能有安生曰子么主要是他不象当初,渐渐快消失了,赵顼未必会象赵祯那样庇护他。

    回到中书,没有心思办公,找到郑朗,说道:“行知,下值后,你我到樊楼一叙如何”

    郑朗看了看他忧心仲仲的样子,道:“好。”

    下值后来到樊楼。

    未上四楼,正登向三楼时,让樊家大掌柜,也就是樊月儿的大哥拦住郑朗,恭敬地说:“郑公。”

    “自家人,不用那么客气。”郑朗将他扶起来。

    郑樊两家关系文彦博知道的,自己儿进了雅间,让他们在外面交谈。

    樊月儿的哥哥说了一件事。

    也就是水货。

    新商税虽化繁为简,但不能笼括成一句话,出地征出税,往地征往税。那不是简,是不负责任。

    虽简化了,还有一些条例的,例如起初想用路程计算,但发现根本不可能,这时达不到这个技术,因此换了一种形式。本州府内仅交往税,也就是在本州府交易,无论什么商品只有百分之三的往税,没有出税。当然,店铺的税率与出产地的原税率还是不动的,但这与商品流动时产生的税务没有多大关系。流动的税务仅有一个往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