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百十五章 一时一世(第1/4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富足,宋朝喜花,喜香,喜一切美好的事物,也喜一些昂贵的事物。

    三月里,东京城笼着一层层粉香。

    宫墙外便是千家万户,看着外面无数人家,赵顼有些向往地说:“母后,我很想出去看一看。”

    “不可胡来。”

    “母后,昔曰我随郑公,四处走动,郑公教了孩儿许多知识学问。”

    “他是不错的,想用,就下诏书吧,未必非要等他一年丁忧期满,多下几道诏书,也是全大臣谦让之美。”高滔滔道。对郑朗教学生的本领,高滔滔十分相信的,儿子经郑朗手中过了一遍后,前后截然不同。还有一些毛躁的地方,也不要紧,马上郑朗赴京,一边执政,偶尔抽空进宫来侍讲,就能使儿子变得曰渐圆融。

    “母后,孩儿倒不是为这件事担心,国家如此,他不会隐居于山野的。”

    “顼儿,他那地方也不能称为山野了。”高滔滔乐道。但转眼间眉宇深锁,至少眼下高滔滔十分焦急,若是过上几年或者十几年,财政危机过去,又没有了现在这种心情。

    “母后,放心吧,”赵顼强颜安慰,又说道:“孩儿在这里看外面,心中在想两件事,第一件事孩儿前几年到地方去,看了很多,那时百姓安居乐业,就不知此时百姓又会有什么样表情”

    高滔滔也茫然。

    一进后宫似深海,很难再出去。想了想说道:“无妨,可以问一问宫中的内侍。”

    “母后,他们是看着人主说话的。”

    “还能问人,这事交给我吧,”高滔滔道。能问人,自己的表妹,赵念奴。郑朗将赵念奴母子一直带到郑州自己身边,看似不避嫌的过分爱护,实际高滔滔清楚,这才是最大的避嫌。脑袋转不开的丈夫死了,是要到将这对母子召回来的时候。

    赵顼又问道:“母后,你说仁宗有没有出过宫。”

    “出过。”

    “就是到民间真正的走一走。”

    “这不可以倒是有一回。”

    赵顼不由悠然向往,说道:“孩儿现在困于宫闱,倒是明白郑公有心。”

    “有心,那也是不对的,”高滔滔打断了他的话。心里面却道,郑朗与自己姑父之间的感情,岂是你能想明白的。说着话,赵顼渐渐进入便殿。看着他离开背影,高滔滔皱眉,为郑朗皱眉头的,非是对郑朗反感,而是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郑朗一旦回来,可以说是众望所归。若是姑父问题不要紧的,关健是丈夫做了那些,对这个重臣会不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赵顼进了便殿。

    许多大臣早就到了,问题山一般大海一般深,也不能指望郑朗一个人来解决。

    非是对郑朗不相信,与制度不合,就象后世的足球队一人,一个成功的足球队是一个整体,不能靠一两个超级球星支撑,那样,那支球队永远是不可能成功的。国家也是如此,这是最浅层的治国道理。

    这一点赵祯做得最好,即便他与郑朗友谊天长地久,也从未将国家完全托负于他一人手中。郑朗也不怪责,若怪责,他就当不起这副重担,连这个心胸都没有了,如何挑起这副担子有了挑这副担子能力,也不会责怪,相反就能理解。

    不算太难的一道辨证题。

    但未必有人会想得开,想不开的人大有人在。

    来的是两府两制台谏三司大佬,赵顼让大家坐下来,面对眼下的危机,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吧。

    司马光慎重地看着赵顼。

    师徒二人有书信来往,但郑朗没有表态,一直未说,不是不说,而是怕自己思想影响司马光与王安石,然后从两个学生信中,看能不能借鉴到什么。然而分析过几个皇帝的心路。

    赵匡胤不用说了,亲眼看到战乱带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