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百五十六章 昆仑黄昏(第1/5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人是来感谢郑朗的。

    郑朗带头让李母灰头灰脸,李母终于认识到士大夫的可怕之处,公主回来了,也和离了,还有一个郡主,想改善与郑朗恶劣的关系。

    但李母做法仍然让郑朗颇为反感,比如见到崔娴倒是很客气,无论江杏儿,或者四儿过来,态度立即变得恶劣,郑朗努嘴,让杏儿与四儿下去,学习月儿去,不要过来自找没趣。

    淡淡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将二人打发走。况且也不是他推荐的,又能说什么。

    知道内情的仅是崔娴与几个娘娘,几个娘娘还在郑州,包括江杏儿都不知道内幕。

    看到二人离开,崔娴抚胸,然后用眼睛狠白郑朗。

    这事儿郑朗似乎理亏。

    尽管郑朗为此付出太多太多,不然哪里轮得到文彦博、富弼等人为首相,郑朗从荆湖南路回来,早就可以担任首相。至于下去看河工,还不容易,将田瑜等人调回来下去看难道不可以

    喝了一口茶,七月京城仍然很热,庞大的京城多少也产生了温室效应,实际城外天气开始渐渐高爽起来。崔娴擦了额头的汗,低声说道:“官人,你小时候的姓格并没有改变。”

    “什么小时候。”

    “色啊。”

    十岁就要狎记,能不色吗。

    郑朗捏鼻子,不能作声。

    “算啦,不过郑家总有了一条后代,虽牺牲,也值得了。”为了这个后,让崔娴很苦恼,现在仍然苦恼,不过这个后始终算是有了。

    郑朗不想听,再度打开地图,反复思考,地图虽标注得十分详细,乃是零零碎碎的考察,还有许多不完美,考虑欠缺的地方。说是千年大计,除非自青海源头起,一直到西夏,到陕西,全部植树造林,或者让沙漠重新变成草原。这是不可能的。但最少保证它能有两三百年的寿命。过了两三百年后,国家又会产生什么变化

    连郑朗都无法能预料得到。

    坐下没有多久,欧阳修来了,以后来的人会更多,但欧阳修不是为了瓜分蛋糕而来的,而是为了问治河之策。

    两人关系一直不大好,不过正事为主,只谈正事,关系的神马无关紧要。

    坐了下来,欧阳修问道:“苏轼回去了吗”

    大小苏当中,欧阳修还是有些喜欢大苏的。

    “没有,我派了下人前去眉州,准备将他们家人接到京城,也替他们买了房子,此次治河中,我将会给他们安排两个合适的官职,继续勘磨。”

    欧阳修无言,人家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强行将自己看中的弟子抢走,怎么办

    “苏轼才华很好。”

    “永叔,此言倒也不假,假以时曰,至少在成就上,苏轼会胜过你我。虽重要,可他们最终希望是想做官的,我带他们去各地磨练,非是教他们,过几年我就是想教恐怕都不能胜任。磨练的无非就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一名好官。”

    欧阳修再次无言。若论,因为郑朗疏废,今天未必在自己之上。不过若论做官,郑朗的官做得比自己做得好,整个宋朝能与之相比的,似乎看不到他人。就是郑朗再三夸奖庞籍,私下里欧阳修拿他们二人相比,庞籍也未必及郑朗。

    不过对人才,欧阳修禀程了钱惟演精神,十分爱惜的,郑朗于是对江杏儿说道:“将苏轼与苏辙请来。”

    就在郑家后面二楼上读书,郑家已替苏家买了一栋宅子,不过二苏没有离开,郑朗也没有驱赶,由着他们。

    大小苏过来,恭恭敬敬地向欧阳修施了一个拜师礼。

    三人客气几句,欧阳修让他们坐下。

    仅是看一看,没有将大苏夺回去的意思,开始说正事,欧阳修担心地道:“我听说你想引河入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