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百十三章 亲事(四)(第1/4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今的黄河,单纯用堵与疏来治,肯定不行了。比如郑朗的计划看似是以束水冲沙为主,其实还有注水、引水、导水、排水、分水、蓄水、灌水等等,束水仅是一部分。

    计划虽好,用工用财太过庞大。

    朝臣争来争去,最终还是三种意见,第一种是主流,引水东流,贾昌朝提出来的,第二种是丁度提出来的,从长计议,看河水流向再做决定。第三路现在还是少数,引水北流,代表就是欧阳修。

    但每一种方案都有各种细节走向。

    例如重修一条东向的黄河故道,还有这个六塔河,或者小宋堵堤之法。

    重修一条黄河故道在欧阳修一封奏折弹劾下告吹,似乎说得有道理。但欧阳修还说漏了一条,重修一条黄河故道,用工用财巨大,其实是换汤不换药,上游源头水土在恶化,修好后几年内肯定没有事的,但隔了几年,积沙重新沉淀,黄河再次成为悬河,继续也就是用钱帛几千万缗,有可能最少得四五千万缗以上,几年时间就打了水漂。

    因此有了六塔河。

    不可否认,富弼与文彦博也算是良臣,想国家更富更强,百姓有好曰子过。但换一句话,上行下效,赵祯朝有几个官员不想百姓有一个好曰子过,自己有政绩,夏竦不想贾昌朝不想梁适不想倒是另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晏殊过着逍遥翁的生活,担待小了一点。

    夏天到来,黄河时常在出事。

    听到下面的禀报,二人坐食难安,因此广派官吏下去视察,寻找一条新的治河方案。得注意,有两个前提,第一用工用钱得少,第二个得有效。最后采纳了河渠司李仲昌的建议,六塔河。

    具体做法就是在商胡埽与黄河东流故道交界处东北濮阳清丰六塔镇,将这条河流加宽挖深,汛期到来时,用这条河来容纳黄河之水,商胡埽上游河水水势缓解。汛水过后,水流减缓,商胡埽崩溃点就能堵上,同时约束河水按故道东流,黄河水祸就能解决。

    其实还是黄河东流版。

    但与贾昌朝的不同,似乎兼并疏堵二法,用工估算一下,仅须三十万壮丁,几个月内就可以完成,用钱帛不过两千万缗左右。一旦修成,它可以做为一条永久姓的分水道,不管什么时候,黄河决堤大决堤危险系数会下降到最低点,并且不影响灌溉与航运。

    因此为富弼与文彦博采纳。

    欧阳修听说后,大急,上书一篇长篇大论,也不是针对富弼与文彦博的,而且将前三种治河方案统统打倒。

    贾昌朝的不行,黄河含沙量增高,积重难返,返回故道是不可能的。这是欧阳修用功夫了,上次那篇奏折就未提到此事。

    丁度的是扯蛋,黄河大决堤后都快八年时间,你的最终策略呢。那不是治河,纯粹是不作为的一种敷衍。

    六塔河更是扯蛋,原河只是一条宽达四五步的小河,没有蓄水藏水的环境基础,即便现在修宽,又能藏多少水十条六塔河也藏不住黄河之水。一旦藏不住,六塔河崩溃,正好东北地势平坦,好玩了,整个河北路东北地区皆成为一片汪洋。

    其实郑朗之策也说过类似的道理。

    不能说束水冲沙就是好的,一旦水泄通不得,黄河会变得很危险。因此郑朗的束水冲沙是主旨,实际艹作起来很是复杂,上游地区禁山禁林,这个比较困难,黄河上游是吐蕃与西夏,人家管你宋朝淹死多少百姓。只能治一治陕西。

    中游地区束水冲沙,也不能一味束水,还设各种形式的河堤,层层阻挡,层层消解水势。

    下游修一条新的大运河,可以用来分水,淀沙、调控河淮之水,可以用来导水、蓄水,还能迅速利用新运河通过下游临近入海处各种河流,在汛期时放开陡门,迅速使水泄入大海。

    又会使广大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