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第1/3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两府虽然简单,人才却比去年更胜一筹,在君子党当中,庞籍、文彦博都算是有吏治之能的。当然,不能算德艹,故郑朗樊楼宴中,只有富弼、蔡襄、王尧臣,外提了一个王素,这几个人不但有能力,私心不重,可以选择为战友,不会在后面放冷枪。

    两府诸位大佬当中,陈执中也不算太差,大宋稍稍欠缺,打酱油的王贻永,但人家就是摆烂,可以放在一边。若是调度得当,富弼再调回来,这个两府也是一种接近理想状态的两府人员配置。

    但谁能说清楚呢

    郑朗一直进入京城,都没有想清楚。

    先到东府交接。

    宋庠淡淡说了一句:“恭贺。”

    至于是恭贺他有可能的首相,还是恭贺贝州大捷,不太清楚。

    回到家中。

    家中有客人,樊月儿的父亲。

    郑朗客气地说道:“见过翁翁。”

    “不敢,”樊父欠身说道。对这门亲事樊家很满意,尽管是小妾,可就是小妾,郑朗也相敬如宾,不算太委屈了女儿。但因为有了这门亲事,几乎没有一个人敢觊觎樊家的产业。

    “请坐。”

    两人坐下,樊父来说一件事。

    关于种籽的事,培育好几年,到了开始收获的时候。刻意选择一些地段进行正常的密种,最高的亩产达到两石六斗。

    “好啊,”郑朗说道。

    在恩州,刻意问过许多农民的收成,亩产两石就是高产田了。实际不可能的。整个北方亩产两石不足,这是指两季总收成,也不是一季只有一石,还有部分耕地轮耕,宋辽边境寒冷地区只有一季,加上灾年,正常年份,一季麦子收成只能保持在一石三四斗。

    这个同样有上升空间的。

    后世的种籽与化肥等等,不想了,但可以与民国相比较,彭老总的一分地九十斤麦子同样不想,然而在那种落后条件下,麦子产量已经上升到三石多,高产田能达到六石,造成这产量的变化,一是精耕细作,二是种子的进化。

    对育种,郑朗看得很重。

    樊父问道:“这些种籽怎么办”

    “按照当初规订,同农民交换,以一换三吧。”郑朗说道。

    这些大户人家仅是向朝廷示好,无所谓,不过若是无偿交出来,不会有人学习跟风。对此樊父也不在意,换三换二换四有什么区别难道在意这一点收益不成

    说了一会话,起身告辞。

    月儿才高兴地站起来,与杏儿四儿簇拥到郑朗身边,眼中冒着小星星,虽然在皇后发生了诡奇的刺杀案,但朝廷仍然让气艇停留在京城上空一天时间,这才将气艇落下来,重新拆卸,将兽皮归于内藏库。

    这件事引起轰动,导致太学学习格物学的学生增加到一百余人,整个京城的百姓也在谈论此事。

    郑朗低声说道:“大床,大床。”

    几女一哄而散,跑到远处咯咯地笑。

    崔娴掐郑朗的腰,说道:“孩子都大了,你还这么邪恶。”

    正在笑闹间,又来了一个客人。

    种谔。

    张岊怕误事,正好种谔因功迁平夏城录事,于是张岊让他来京城办理此事。本来想将奏折想办法递给宋庠,朝堂上忽然来了一个大换脸,大宋调到西府,种谔不知道怎么办,又听到朝廷召郑朗回来,便在京城等郑朗。

    郑朗未任职,不能打开张岊写的奏折,但大约的种谔说了一遍。

    听完郑朗沉思。

    没移氏同样有些烫手,处理不好便是一个祸根,但处理得当,未来会有很大的用途。不但其父熟知西夏许多内幕,到宋朝正式对西夏征战时,这对父女号召力不亚于山遇惟亮。

    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