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1/4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郑朗又说道:“汉朝与匈奴和亲,甚至远嫁嫡亲南宫公主,匈奴仍然不满足,于是汉武帝发奋图强,匈奴由是走向没落。可汉朝因为穷兵黜武,国家出现严重危机。突厥不断地搔扰唐边,唐玄宗时终于将突厥消灭,但唐朝穷兵黜武,于是导致安史之乱。但贵国与我朝正在创造着一个历史,两国成为兄弟之邦,于国有幸,于民有幸。”

    这是忽悠耶律高家奴的。

    宋辽时皆有一个说法,说是汉景帝将汉武帝的亲二姐嫁给了匈奴,册府元龟里还记载此事。其实不对的,南宫公主先嫁给南宫侯张坐,后嫁给耏申,说明南宫公主一直在国内,何来的出嫁匈奴。

    郑朗也知道,一是戒告契丹不要得寸进尺,二同样是为以后出使契丹做铺垫。

    最少得让契丹君臣以为自己很不错,想两国和平,是对契丹充满友情的宋臣。

    高家奴起身拜伏,说:“郑相公眼光深远也。”

    然后舞蹈,尽兴而饮,醉醺醺的回到驿馆。

    第二天郑朗前往中书省,几个大佬看他的眼神都有点怪怪的。

    倒是赵祯理解,让人将郑朗喊进内宫,问道:“郑卿,可想出来从契丹脱身良策”

    契丹使者为什么尊重郑朗,是他们将郑朗当成未来的韩德让,若是郑朗不投靠契丹,不为契丹所用,这些使臣尊重什么

    “还早,臣在慢慢想,不过臣昨天做了一些铺垫,”郑朗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他是臣子,私自与敌国使者见面,也有些不大好,因此要禀报经过,减少忌讳。

    “契丹真的不想西夏壮大”

    “陛下,肯定不想的,至少现在他们还不想承认西夏发展到地步。”

    “那范仲淹之言”

    “也不能说不对,凡事做两手打算。”

    “不错。唉,朕更后悔了,当初他们要朕的公主,给他们就是。”

    “陛下,万万不可,主辱臣死,前代汉唐仅唐朝多嫁嫡亲公主,因为他们本来就有一半胡人血脉,汉胡一家,不以为耻。我朝怎么可以呢且陛下子女少,远嫁异国他乡,让臣何以情堪”

    赵祯却踱来踱去,不为这档子事,郑朗何来以身犯险。契丹人越如此,赵祯越是担心。忽然对太监说道:“将福康公主传来。”

    郑朗有些冒汗。

    自从这个小公主将名字告诉他,郑朗心中就有些害怕,现在小,无所谓,但时间过得很快的,一年年长大,赵祯人软,宫中有什么事马上就传到市坊之中。若有什么流言蜚语传出来,自己跳到黄河里都洗不清。到时候不要说替这个小公主的亲事争一争,避嫌都不来及

    小公主带来,赵祯说道:“向郑卿行礼。”

    赵念奴茫然,问:“父皇,行什么礼啊”

    自己是公主,对方是大臣,行什么礼没有学过。

    “行师礼吧。”

    “喏,郑相公,你又要教我写字吗宋朝公主与皇后见臣子多称吾,为了方便阅读,改成我。在宋朝已出现我的称呼,用得少,我也多是吾、予,你是汝、尔”

    “让你行礼,勿得罗嗦。”

    “陛下,公主尚小,不要吓坏了她,且臣还是殿下的守护骑士呢。”郑朗看着嘴要扁起来的赵念奴说道。

    “唉,郑卿,你当受她一拜。”

    这就是赵祯的人格魅力,所以在他死后,哭声弥漫整个宋朝上空,不但全部宋朝人在哭,连契丹人也在哭。不仅当时在哭,还让整个宋朝人怀念了几百年。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也只有赵祯一人做到。

    这种情况还影响着后宫,张美妹宠爱集于三千后宫于一身,忽然生了病,对赵祯进言道:“臣妾资薄而宠厚,所以召灾生病,愿贬为美人,可以避免天谴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