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第1/4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我皆是朝廷大臣,上为国家君王,下为黎民百姓苍生,良策便要推广,何必非要分清你我”

    “这”

    “稚圭兄,你想一想这个奏本怎么写”郑朗就当他同意,直接发问。

    “牧监不能全部裁减,毕竟边疆场所,动乱不休,朝廷要保留一半以上的牧监。于河南河北人口密集,水草丰美,又不适宜养良马之地的牧监逐一裁减。再说这些牧监本来多为豪强侵占,有的有名无实,成了国家的累赘,不如早点撤销,还能节余国家开支。”

    “我也同意。”

    “减少大半购马数额,改为实物赏赐。”

    “善”

    “鼓励百姓饲养马匹,不得以任何形式对马匹征税,鼓励百姓培育马种,繁衍幼马,改良马种,增加马匹数量,特别是沿边地区。”

    “妙。”

    “整编骑兵,派出专人监督士兵看管战马,对战马进行保护,使其不得无故死亡。缘边各路腾出一些地区,专门供骑军驻扎,闲时牧马,训练骑术,马上格斗之术与射箭,不测时随时备战。”

    “也须如此。那我们便就此各写一道奏折。”

    叶清臣看着韩琦与郑朗一唱一和,啼笑皆非,此行过来询问,没有想到演变成这种结果。

    你们折腾吧,俺不管了。

    崔娴进去做菜,两人伏在书桌上书写,郑朗对尹洙说道:“师鲁,你也将你想法写出来。”

    尹洙看着叶清臣,韩琦说道:“师鲁,就听行知的吧。”

    吕夷简病重,朝堂必然进行一次新的洗牌,此战又暴露了国家那么多弊端,朝廷不但需要人才,还需要有想法的人才,小弟,要照顾的。

    将书奏写好,崔娴菜也做好菜肴,几碟清淡的蔬菜,还有一盘烤羊肉,中间夹着一些香料,外面涂了一层芥末,卷着焦黄的油脂,香气袭人。韩琦说道:“佳肴须得伴美酒。”

    郑朗一乐,吩咐仆人拿来家中珍藏的米酒,这一回韩琦没有劝郑朗喝酒,而是与尹洙挤了一个眼色,将矛头对准叶清臣。叶清臣岁数更长,资历深,可韩琦哪里在乎这个。

    两人唇枪舌剑,不会儿将叶清臣灌得踉踉跄跄,落荒而逃,跑到客栈里休息。韩琦这才放下酒杯,问道:“行知,你认为对西夏是以战为主,还是以和为主”

    “稚圭怎么想起问这个”

    “行知,人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我知道此时庙堂上诸臣迫于国家财政压力,想与西夏人议和。但是真和,还是假和,一定要分清楚,否则西北便无法布局。”

    “我想还是要战,不是我朝想不想和的问题,只要西夏人恢复元气,必然还会继续入侵我朝。”

    “此言颇得我心,希文兄却不知,只想和啊,惜哉。”

    郑朗索姓装作没有听到。

    真要问以后对西夏人怎么办必战无疑。可是韩琦不是说以后,而是在说以前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尹洙告辞,韩琦没有走,继续与郑朗海吹,从国家谈到学问,又从学问谈到军事,崔娴与江杏儿看着这个酷酷的韩琦,很是无言。

    夫妻分别很久,你最少体量一下别人的心情,反过来你今天却成了主角。

    郑朗也没有办法,酒兴上来,韩琦谈到最后吟诗作赋,更是没有离开的打算,看了看天色,郑朗只好说道:“稚圭兄,天色不早,今天不嫌我宅粗陋,就在我这里休息如何”

    “好,”又拉着郑朗的手,谈到二更时分,才相互休息。可不能老呆在渭州,他还要率领数千军队返回秦州呢,第二天郑朗将他送出渭州,来到城外,相互停下,郑朗忽然问道:“我听说你上书要求朝廷准许秦凤路增加刺字乡兵”

    “是啊,秦凤路兵力太过单薄,又不能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