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1/6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路上韩琦与郑朗商议着市易。

    自元昊谋反以来,朝廷于陕西布兵三十几万。不是募兵,而是雇兵。就象郑朗一战,仅炸药就用掉十几万斤,有的原材料是从琉求运来,再从京城运到陕西,用费会增加到多少

    用度渐渐不足。虽有言官一度弹劾郑朗的市易,杨偕的鼓动,使参与弹劾的大臣越发增加,实际宋朝为了资助军费,也颁布一些不好的诏令。比如储需粮食或它物,榷货务用池盐作券当金银,赐于边臣,用它向商人换取储需粮食或者它物。最后发展到羽毛、筋角、胶漆、铁炭、瓦木之类,一切以盐易之。

    用来救急的。

    弊端比市易更重,一些歼诈的商人,与官吏表里为歼,虚费池盐,不可胜计。盐券益贱,贩者又不行,除了少数大商人大权贵外,公私皆受损。

    不过这是宋朝的祖宗家法。

    郑朗实施的市易是从桑弘羊的均输演变过来的,“出身”不同,待遇不同。

    一场大捷,加上郑朗详细的解释一遍,是临时之法,区域之法,争议消失。韩琦眼也红了,不仅是泾原路缺资少费,其他三路皆一样,用费严重不足。否则韩琦与范仲淹不会为一些财物争得面红耳赤。不管韩琦有多少私心,他不会是一个贪官,往自己口袋里装,这是为自己管辖一路的财政而争。

    郑朗做了耐心的讲解。

    陕西在宋朝变动十分大,先是命名为永兴军路,元昊谋反后为了相互能清楚的划分责任区域,分成了模糊的五路,长安为中心的永兴军路,再加上秦凤、泾原、环庆与鄜延路,但还是听从永兴军路指挥调动。到了今年缘边四路更加读力,永兴军路依然有一些指挥权利。救急用的,不能当真。

    秦凤路变化最明显,这时候秦凤路是指秦州、凤翔府、凤州、成州、阶州与岷州。到了熙宁时,扩大成一府十二州三军,府为凤翔,州为秦,泾,熙,陇,成,凤,岷,渭,原,阶,河,兰,军为镇戎,德顺,通远。其后又增加增积石、震武、怀德三军,西宁、乐、廓、西安、洮、会六州。仅从拓边来说,在青海这一块比唐朝疆域还要大。

    主要商路便是同吐蕃人的交易,以及从南丝绸之路而来的曲折西域商道。

    这一条商道绝对不能用市易,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凤州到利州之间的商道是国内商道,本来十分成熟,用了市易后果更麻烦。秦州边缘地区与泾原路市易重叠,实施意义不大,能执行市易的仅是岷州地区,往西是岷山诸羌,交通闭塞,商路从宋朝立国以来,一直不繁荣。可一旦执行后,其他地区官吏会不会效仿

    利害关系说了一遍。

    韩琦有多精明,郑朗比谁都清楚,具体怎么做,郑朗没有再说。

    就听到元昊率四万骑兵南下。

    郑朗笑了一笑,根本没有当作一回事,如今的泾原路害怕是元昊发疯,举国来犯,四万人就想在泾原路折腾也太小瞧自己。

    不过这小子明年会被北方的乖宝宝狠摆一刀。

    听到契丹的小舅子出兵宋朝,元昊很高兴,在兴庆府伸长脖子看啊看,准备看一场大戏,结果契丹没有派军队,而是派了一个使者,怒不可遏。

    郑朗也在等,甚至会推动一下,让西夏与契丹关系恶劣,只要河曲一战发生,宋朝机会便会来临。

    契丹与西夏人不打,宋朝不是很好出手的。

    没有当作一回事,在前线留下主力军队,其他军队陆续的解散,百姓与战俘继续向后方转移。

    与韩琦也渐渐到了渭州城。

    快到渭州城时,韩琦忽然说道:“你要提防一人。”

    “谁”

    韩琦不再说话。

    郑朗嘿然一笑,说道:“严格说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