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八章 无敌(下)(第1/5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祯如果生气,那也不叫仁宗了。听到这里,居然呵呵乐了起来,然后叹口气道:“怎么办呢偏听则暗,一旦偏听十主九昏,一旦不听,十主九暴。有时候朕也知道他们为了清名,强自卖直,可不得不受着。能强行卖直,比进媚言蛊朕要好啊。”

    这才是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并且他一生都做到了。

    “陛下,臣不及远矣。”

    “朕有时候也很生气,算了,不说这些,今天耽搁你这么多时间,回去吧,安心读书,省试殿试考好。”已经不用多问,为什么郑朗称他们为夸夸其谈,为什么郑朗不愿意回京。

    来京城做什么,一不想结党,二两者都是郑朗不喜,岁数小,资历浅,不如呆在地方做点实事。

    说完了,叹息一声。

    但有一点他还没有意识到。

    他这种肚量是好的,胸襟更是好的,郑朗也不及之。可失了掌控之道,恩有了,威不足,所以无论那一党都会肆无忌惮。

    党争没有后来激烈,但已经成形。

    这才是糟糕之极。

    “喏,”吕公著站了起来,告退。

    与吕公著一番交谈,没有影响赵祯心情,折磨的,任谁做皇帝,被大臣折磨成他这样子,什么脾气也折磨完了,不过任谁做皇帝,也不会让大臣放肆如此。

    想了想对身边小黄门说道:“你去喊王昭明过来。”

    “喏。”

    小黄门将王昭明喊来。

    赵祯说道:“你去太平州,将郑朗那本中庸取来。”

    先给朕看一看,尝一个鲜儿。

    “喏。”王昭明下去,十分高兴,好啊,多跑跑有感情,别人不敢说,未来郑朗恐怕才是朝廷真正的重臣,现在自己是奉旨拉关系。

    赵祯对几个老人渐渐不满。

    但更多的人对几个老贪不满。

    先是解试考。

    这一届参加解试考的生员更多。上一次郑朗与张方平努力一下,削去了许多恩科生员。

    还是录取了几百人。这让许多生员看到希望,只要拼命的考,就有机会录中,即便省试不中,也有恩科。但有一个首要的条件,必须得考中解试。这一道关不难过。

    不但京城,各州都是如此。

    看着雪花片一样的奏折,赵祯下了狠手,让各州严格地限量名额。

    不但京城,还有各州县,一旦考中解试,国家就要承担所有费用,无论经济,或者省试考的压力,非是国家所能承受得起。

    就是如此,宰相陈尧佐之子陈博古考中解元,副相韩亿四子全部高中,名次还是十分地高。

    也在京城参加解试考的吕公著只落到十一名,他没有引起争议,自郑朗收为学生,天下开始瞩目。十一名对吕公著来说,不算高名次。但其他几人不服气了。

    本来诸多生员兴冲冲而来,没有想到名额一紧,全部落第,失望之极,再看看这榜单,一个个哗然。

    不要小看京城这群学子,有许多学子大有来头的,因此听到许多小道消息,如中书的一些事,或者其他大佬的一些事迹,于是骂人,还骂到王博文与王宗道,这两人纯是遭到池鱼之殃。

    天章故国三千里,学士深宫二十年,殿院一声河满子,龙图双泪落君前。

    故事发生在范仲淹去年找吕夷简麻烦的时候,两个老王来到赵祯面前,王宗道是宫中侍制,也就是侍从,年纪大了,因为没有功绩,二十年没有升迁,不对啊,俺没有功绩,可有资历,二十年哪,陛下,你讲不讲理,怎么也轮到跳俺几级吧。

    王博文此时忘记在牢中他怎么听郑朗说道的,情况更惨,当场就哭了,臣老且死,我快要死了,不复得两府之门矣。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