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章 放榜(中、下)(第1/9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是下午时分,二月的下午,更是宜人,春光明媚,鸟语花香,阵阵春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暖意与醉人的薰芳。

    可是章得象脑门上的汗珠越来越大。

    最不好的结果出现了,不是郑家子的,事情会很大条。难不成从那堆拉圾里重新寻找郑家子的试卷那成何规矩此时,只要不是作弊的行为,或者遗漏犯禁语言出现的卷子,任何官员,都不能随意更改名次。就是小皇帝亲自前来也没有用,这一改,以后科举怎么办

    是郑朗,问题同样大条。

    并且崔家二兄弟以前多次落第,然而这一次呢,同时中榜,使自己更悲催。

    自己说问心无愧,别人会怎么说

    宋朝养士大夫,是使文臣养得一白二胖,胆大包天,然也确实养了一群有节气的大臣,范仲淹这样的千古第一士大夫,正是这种大背景下的产物。

    宋徽宗与宋高宗那两个王八蛋不能算的。正常年份,文臣宁肯象孔道辅他们那样拍皇宫的大门,也不愿意做阿谀奉诚的事。孔道辅他们做错了吗问一问大臣,问一问百姓,吕夷简都不敢说他们做错了。稍媚一点,无论做了多少正事,或者打算改正,也会被怦击得一无是处。王钦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后有赵稹、林特等人。

    范讽咬郑朗也是一个例子。斥责赵元俨是对的,做文臣的,就得这样可不能往皇宫里跑,真相揭开,郑朗是好心安慰,实际上君臣会晤时,郑朗说了许多对皇帝有益的道理,然而范讽还没有放,认为郑朗是大歼似忠的害国歼臣。

    因此,在此时的官场上,能与小皇帝顶真,但不能做出媚谄小皇帝的事,沾到一个媚,一辈子名声全毁了。特别是这几人,除了李淑外,全是忠厚的长者,对名声二字更加看重。

    上到皇帝诸位大佬,下到百姓,对郑朗看重。然而偏偏他中了省元,两个舅哥也破例高中,举子会有什么想法

    誊抄官不管的。

    反正我们的职责就是抄卷子,核实字号,决定名次的事与我们无关。相反,他们乐于其成。

    阎文应更高兴了,现在比如一枚铜钱,正面是郑朗高中省元,反面是落第,没得其他的选择。可连他两个舅哥都中了榜,郑家子会落第自己也不服啊。

    这个结果对陛下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吧。

    至于章得象此时掉汗珠,谁个同情

    卷子缓缓揭开,哪里用看名字的,看字就知道了。未必若大的宋朝就没有人写的字不及他的,可在这些举子当中,字可以当数第一。其实誊抄时,几十个誊抄官吏还多次将这份卷子拿出来观摩。名字看不到的,籍贯也看不到的。可看这个字,一个个皆知道是谁的卷子。

    都是文人,关在这里,也关了一个月时间,寂寞难耐,于是经常将这份卷子拿出来,看看文章,再看看字,养眼啊,权当看隔壁青楼那个行首在唱歌跳舞,同样是一种精神享受。有的誊抄官,还用薄的白纸对着卷子上的字摹拓。

    章得象对大宋与李淑几人说道:“诸位,你们继续监督,我去一趟东府。”

    事儿得讲清楚,污了名声不说,万一举子质疑,闹将起来,事就不大好办。

    来到中书省,几位大佬都在,灾民的安置要继续进行,直到夏收到来,百姓有的吃了,大家才能安心。事上又加了事,党项人究竟会不会谋反哉

    与郑朗所言会有灾害一样,不提出来便罢,即便谋反,大家不会失职。提了出来,又有种种反象,再不注意,真叛乱起来,几位大佬或多或少皆有些责任的。

    连同小皇燕京在愁眉苦脸的旁听。

    各有争议,关健是求和心态作怪,和平已久,不想打仗了。就是没有去年的灾害,国家比较充足,几位大佬也未必全部赞成郑朗的意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