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一章 问一(三)(第1/3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了冯家,冯夫人也高兴的从里面走出来,看着郑朗,问道:“你就是郑家小郎”

    “见过冯大娘。”

    “免,不错,也长大了,”冯夫人看着他嘴上的小绒胡子,和蔼的说道。以前京城莫明的传言,说此子因为身上的营养全长在心智上,所以长不大了。郑朗发育得有些迟,还真让许多人相信。

    后来郑朗渐渐发育,又有人说,身体长得晚,是营养吸得少,所以才这么晚长身体的。

    对此,郑朗无可奈何。

    “坐下吧,不用拘束。”冯夫人道。

    冯元心想,任何人会拘束,此子才不会拘束呢。郑朗坐下,江杏儿与四儿还站着,冯元是小皇帝的老师,多少心中还是有些畏惧的。冯元说道:“你们也坐。”

    都坐到皇宫里去了,我家这个府邸你们两个小丫头尽管坐得。

    “谢过冯给事中。”两个小姑娘欠身,大施万福之礼。冯夫人看着可爱,道:“官人,这两个小丫头虽有福气,可倒也乖巧。”

    “嗯。”冯元不置与否,这才看着郑朗,问:“郑小郎,先恭祝你高中解元。”

    “侥幸侥幸,谢过冯给事。”

    “不知道想问什么千万不要让某让难住了。”冯元还没有意识到事情严重姓呢,带着笑容说道。毕竟亲眼看到郑朗,这么小,外表的假像,让他迷惑了。又热情的吩咐婢女上茶,府上的三个小婢女抢着跑出来,一边上茶,一边用眼睛瞟,瞟着瞟着脸就红了。

    郑朗心里想,幸好不太帅啦,否则麻烦事儿更多。茶沏好,冯元又用温和的态度说:“问吧。”

    “恕罪则个,”看到老俩口子人那么热情,皆是让人尊敬的长者,郑朗越发不大好意思。未问,再次施一大礼。

    老冯略略有些醒悟,这小子,今天不会真让自己下不了台吧

    郑朗先炮制了第一个问题,道:“子为亲隐,义不得正,君诛不义,仁不得爱,虽违仁害义,法在其中矣。诗曰,优哉游哉,亦是戾矣。请教冯给事,法为何物”

    这句话出自西汉时大儒韩婴书写的韩诗外传,看似很普通的一句话,若是翻将起来,就是一件文坛大事。

    首先要从郑朗说的仁义起讲,孔夫子没有说很多义,即使有,也很隐晦。但孟荀却将义发扬光大起来,不然对孔夫子的一些言论不好解释。但也是很零碎的说,加上后人一再将他们往神坛上捧,于是后人的后人越来越迷惑,恐怕也非是孟荀本义。

    在孟荀对孔夫子的仁义礼诠释中,认为仁义是对立的,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联系的第三者。就象今年春天吕夷简与老太太一样,李宸妃死了,吕夷简要赌了,议事时吕夷简忽然问:“闻宫中有妃嫔亡者”老太太紧张了,道:“你想连宫中的事都管吗”但吕夷简坐着未动。老太太让小皇帝与诸臣散朝,独留下吕夷简,道:“卿何离间我母子也”

    豪赌开始,再也没有回头的路,吕夷简只答了一句:“太后他曰不欲全刘氏乎”

    老太太没有作声,第二天李宸妃还是按照一个普通的妃嫔举行葬礼,吕夷简火大了,要求见太后,不准这样做。一定得按国丧下葬。小皇帝很莫明其妙,若大的宋朝,一天有多少事务在等着你大宰相处理,不就是死了一个妃嫔吗所以小皇帝十分悲情,连亲生母亲死了都不知道内幕。这也是后来吕夷简无比得宠的原因。

    范仲淹上百官图,上千官图都没有用。

    正常发展下去,要么老太太下不了台,要么老太太会对吕夷简下黑手,强行封他的嘴巴。不过吕夷简看好了,老太太现在对权利的心思没有以前那么重,心有些偏软,远远赶不上武则天,软了的人总是好欺负的,因此一步步进逼。

    怎么办呢老太太派了罗崇勋居中调停,代话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