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采访(第1/2页)  生于198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堂电影院真实记录了虚拟的电影人多多的一生。

    当然,跟很多名导的传记不太一样,天堂电影院从没说过多多的身份,也从没有提及他有什么作品。

    我们看斯皮尔伯格,纪录片完全按照时间线,从他的第一部电影开始讲起,让人们感受到他的伟大

    天堂电影院没有这么做。

    但是,电影里真实放映的一堆电影还有对那个时代旁敲侧击的描绘,很容易让人想象多多就是真实存在的电影人

    几年前,有个很火的系列,叫什么一生要看的十部电影,后来统计者可能觉得十部没法冲浩荡的影史挑选干净,于是增加到了20部、50部

    很可惜,50部都没有天堂电影院的名字

    现在想来,可能是没法一句话概括天堂电影院讲的的是什么。

    喜欢电影的可能会觉得天堂电影院讲述的就是电影人与电影之间的故事;

    喜欢爱情的,当然会觉得这是一场伟大的失恋;

    腐眼看人基的则会觉得艾佛特有癖,他想把多多从艾琳娜身边夺走

    更多的人则会感慨时间的流逝以及青春时代的一去不复还

    多多三十年后第一次回到了家乡,迎接他的不只是艾佛特的死亡,还有废弃不用的天堂电影院的炸毁崩塌,以及人老花黄茶水凉。

    少年们在崩坏的天堂扬起的烟尘里嬉戏,飞奔,老人们在警戒线外眉头紧锁,老泪纵横。

    真的是应了那句用滥的诗,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人生艰难,爱情脆弱,天堂也会崩塌。

    好在电影里永远是夏天

    天堂电影院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是因为不同的人能够从中得到不同的东西。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一千个观众也有一千个天堂电影院。

    最喜欢艾佛特说的那句每天呆在这里,会把这里当成全世界,会相信事情一成不变,离开之后,过个几年,一切都会变,你会断了牵挂,不再追寻,不再拥有。

    人,总要出去走走看看,或许会遇到更好的人,或许会闯出更好的天空,或许什么都不会改变,但至少能改变那颗浅薄的心。

    电影结束,整个放映厅雅雀无声。

    即使是一开始抱着看一场动作片的观众也都沉浸在那种难以名状的感动之中

    半分钟后,所有人站了起来,掌声雷鸣

    每个人脸上带着愉悦的表情

    电影是黑暗中的欢笑和泪水,电影是废墟之上绽放的玫瑰,电影是少年懵懂的梦幻,电影是恋人在光影中的回忆,电影是你我生活中最美好瞬间的定格,它永远只应该和我们的美好生活与心灵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只是一串串的数字。

    天堂电影院让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刻,感受到了属于电影最传统的美好

    所谓情感共鸣,这才应该是电影叙事之外的最大要素

    掌声间歇,所有观众、嘉宾、媒体采访者都没有离场,他们在等待主创们交流心得。

    嗯,戛纳最不成为的潜规则,只有你的电影赢得了满堂彩,才有可能有交流心得这样的事情,否则,观众会很不给面子的直接离开

    这里是法国

    许辉撑了全场瞩目的焦点,他有点不太习惯,两个半小时前,很多人对他的看法还只是借助好莱坞大拿光彩的幸运儿

    “我觉得最应该感谢的是阿尔帕西诺先生。”

    许辉笑着把阿尔帕西诺推了过来:“三年前,我带着天堂电影院去找他,本来以为说服他会很困难,没想到,他看了剧本之后,直接就同意了,甚至帮我找来了马特呆萌”

    记者们根本不想大搭理阿尔帕西诺,他们把话筒直接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