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梅乐芝经理的科普文章 (七)(第2/4页)  我们的164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实际上度也有上限,最快不过光爱因斯坦相对论要求。211年9月22日,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接收3公里以外的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射的中微子束的时候,现中微子比光子提前6纳秒到达目的地,意味着有过光的情况出现。211年11月1日重复验证。212年2月报道,有可能是实验误差导致的情况。也就是説光尚未证实存在。。温度定义,如果以温度下限为基准,定义为度,这就是热力学温度定义,以英国人开尔文的名字命名,使用k来表示。k2315,2315k。如果让1个分子完全静止,这算不算达到k呢

    3地球大气离地面5公里至公里之间称为热层,最高温度可达2那么宇航员所穿的宇航服会不会因为热而损坏

    4同质量的冰体积居然比水体积大,是否意味着固态情况下分子距离大于液态呢事实上冰的分子和水的分子形状不同虽然组成相同,冰中的水分子像张开翅膀的蝴蝶,而液态

    本章未完,请翻页水分子则是蝴蝶的翅膀稍稍收拢。同时也説明水分子之间的间距与冰中水分子之间间距没多大差距。

    5同体积酒精和同体积水混合,结果体积并没有达到原体积的两倍。表明某种液体的分子间隙过大。而某些液体分子过于稠密,表面看起来不像液体,而像固体。沥青,常用于公路铺设、防水密闭材料、建筑结合剂注意不是柏油,沥青来自石油,柏油来自煤焦油。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进行了一项沥青滴漏实验,以表明沥青是液体。用了6年时间滴出滴。

    6地球内部都是液体,中心是金属液体,外层是岩石液体,就表面薄薄一层固体。就因为地壳内部是液体,所以地球的薄壳相当于漂浮在液体上,可以移动。我们所能观察的地球历史,就是外壳漂移和沉浮的历史。

    地球表面山的极限。自从印度次大6撞上欧亚板块后,青藏高原就开始形成,撞击部位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持续在上升中。那么山脉是否会持续上升,没有终止呢地壳下面是岩浆液体,当山太高以后,下面承载的岩石受的重力太大就陷入岩浆中,这时山就无法继续升高。估计地球可以承载的山的高度大约2公里。火星有21公里高的山,是太阳系中最高的山。但火星内部已经冷却,无法再让山增高了。同样情况,冰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压力使得冰熔diǎn降低,出现湖泊。在南极冰层下大约有14多个湖,其中最大的是沃斯托克湖,在冰下4米。形成时间过5万年,面积15万平方公里。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水中的灰尘、花粉粒的运动,从侧面可以得知水分子的运动规律,就是没有规律。这一运动称为布朗运动,以英国人布朗命名。

    9液体分子之间有吸引力,维持液体体积不变。造成这种吸引力的因素和原子的类型有密切关系。水内部的分子受到各个方向吸引力,但是表面的水分子只能收到下方的吸引力,造成水分子被拉入水中。最终表面的水分子数量达到最小,无法再被吸入内部。就在水表面就形成一层膜,这次膜具有一定韧性,可以让小动物、昆虫在上面奔跑。这层膜的效果就使用表面张力来等效。

    在液体与气体非液体同一种物质分界面,大量液体分子进入气体,称为汽化。少量气体分子进入液体,称为溶解。当进入的气体分子数量和重新离开液体的气体分子数量相等时,称为饱和溶解,这时候进入液体的分子数量不再增加。此时一定体积的液体中溶解的气体分子总质量称为溶解度。当液体外气体分子的数量减小时,表现为气压强降低,则液体中的气体分子数量会下降,在一个较低水平重新达到平衡,也就是説,气压降低,则气体溶解度下降。当温度升高时,分子活动加剧,气体分子更容易离开液体,也导致溶解度下降。因为溶解度随气压和温度相关,因此给出溶解度时,就得同时给出当时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