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四章 捕鲸记(二)(第2/3页)  我们的164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人临时招聘了二十名明人渔民跟船,都要有见海龙公的经验,捕杀过的更好,这一点要求不高,打鱼的明人渔民哪个没见过海龙公只要给得工钱高,那来报名的就多,可以挑一挑了。

    以前打鱼,汉唐集团的人只是出动机帆船,这一次他们竟然还出动了一条铁船,虽然没有河口的那条大,但是看上去也是威风凛凛这是真要去对付海龙公啊。

    很多船主想,跟上去,说不定就能捡些便宜。以前有过类似经历的明人渔民也都知道这一点。

    汉唐集团渔业部门的人往渔三上吊装了四艘木制救生船,这是很早以前安江造船厂的产品,和这个时空的划子船比,轻便而结实,流线性好。

    这个事先让明人渔民操纵练习了一下,还行,能划起来,然后又给了他们专用的捕鲸鱼叉,这个是按照小日本的捕鲸鱼叉仿制的,中碳钢质,无比锋利,侵入时自行弹出叉刃,脱离性低。

    捕鲸鱼叉的尾部拴着黄麻缆绳,缆绳系在船上。

    本来专供猎捕鲸鱼用的船型一般都尖瘦,航较高,主机功率较大,回转性和机动性良好,部高昂、尾部较低,耐波性好。

    船一般不低于14节,快的达18节左右,因为大型鲸游最高可达14节。

    汉唐集团没有专用的捕鲸船,就在渔三上做了一些简单的改动,后甲板上改装了原先的拖网绞机,使它更适用于拖曳鲸鱼,加固了带缆柱。又在后舷墙板上开了成对的曳鲸孔,可以临时用于拖曳两条以上的小一些的鲸鱼。

    驾驶室前端的桅杆上新安置了望指挥台,供观察鲸的动向和指挥猎捕用。

    其它的,如一些捕鲸专用电子仪器都不当一回事情了。

    郭子仁船长打开电子设备,检查了一遍数据后,觉得没有问题了,便又关闭了,走出了船长室。

    明天出一点问题也没有明天的天气预报说,天空晴朗,海上气温十五度,湿度7o9o海面风力五到六级,最大浪高不到三米真是个捕鲸的好日子。

    刚出船长室,郭子仁船长听到了这次随船的明人安保队员的训话声,他们正在给那二十个明人渔民培训呢。

    他探头往后甲板看了一下,看到那几个明人安保队员站得笔直,牛逼哄哄地喊到:“汉唐集团雇佣了你等,先要学的就是这个规定对你等当然就是简单几条,这第一条,给你了合适的价钱,你就得干出合适的活儿,这一条走到天边也有理,这第二条”

    郭子仁船长无聊地走到了船艏,林胜利厂长和自己的助手也正在闲聊着。

    郭子仁船长听着他们的聊天,忽然笑了:“说,我给你们讲一个真事吧”

    “噢,郭船长大战鲸鱼”

    “不是,是我父亲的故事”

    “那是1953年3月19日,当时徐闻县外罗港捕鲸船队组织了1o多艘拖风帆船和1o只钓海的小木船,每只船上有渔民六七人,专程开往深海捕鲸。

    当天上午1o时左右,我父亲记得很清楚,在一连沙一带的海面上,现有一条鲸鱼在游动。

    那条鲸鱼灰黑色的脊背浮出水面一尺多高,还不断向天空喷射几米高的水柱。

    我父亲是捕鲸队的队长,他带头向鲸鱼驶去,当时我的父亲举起扎在粗麻缆上的铁鱼钩,瞄准鲸鱼的脊背用力抛去。那是一种弯曲的铁鱼钩,能有6o多公分长,十分锋利,能够扎入鲸鱼的后背。

    这次给明人渔民也打制了这一种,我自己还手锻了一个,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打磨它

    那只铁鱼钩正好扎在鲸鱼的脊背上,钩住了。与此同时,其余的船只也一齐驶来围住鲸鱼争着抛钩。

    当时的捕鲸队有个规定:抛中第一钩的得头奖,抛中第二钩的获得二等奖,抛中第三钩的定为三等奖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