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章 你个兵痞,你不是说不说话嘛(第2/4页)  我们的164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鞑子真直可恶

    但江生脸上却是一片春风,口中说道:“二位将军请随意。”

    江生无法懂得这二人为何如此重视这次交易,真不是为了从中捞取什么好处,人家什么汉唐集团明明在信上写得是只换女子,实在不行,男子也可,只不过要双倍他们俩能捞到什么难道他们能缺了女人,想从逃荒女子中捞得好处匪夷所思

    说到这里得多讲几句,说我水我就水了。

    穿越者们通过认真推演后现,事实不像很多文科生认为那样,满洲人因为自己凭弓马立国,入主中原后便不着力展火器,乃至三百年后拖上汉族人承受坚船利炮破国之辱。

    他们的潜台词是,如果还是明朝的话,只要重视火器装备,就不至有鸦片战争后期的割地赔款。

    皇明经世文编中有言,说明军“每一营5ooo人其用霹雳炮36oo杆,合用药9ooo斤,重八钱铅子9o万个步枪大连珠炮2oo杆,合用药675斤无法知道类似今日何种武器,可能是机枪,或是连多管火箭手把铳4oo杆,其实后一点更可信盏口将军16o位盏口将军是明代对野战重型炮的称呼,炮口大过炮膛可以有效的解决炮弹尾焰的冲击力,也方便装弹。

    这时会现明代的部队十分机械化一个5ooo人的营有:1ooo骑兵36oo步兵全配火器4oo炮兵每人一把防身用,管16o门野战重炮,及大连珠炮“2oo门”

    然后文科生往往会追问一句:为什么这样的部队会打败仗呢

    最后解释说因为火器平时到不了士兵手中,打战时武将要靠贿赂才能得到好火器用,等等。

    最后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明军火器战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政治,及重文轻武之故,把原因加到了体制身上了。

    然后爽歪歪地得到一个结论:中事科技衰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政治,及重文轻武之故。

    在这里是不对滴,我的文科同学,在技术层面上,体制问题是个宏观问题,具体到实际问题,我们要微观处理。

    我们不能没有任何技术参数,没有战果分析,列一堆数目便敢大言欺人,腆着脸往“机械化”上靠。明人这种装备是不好使滴。

    我们来做个分析,战场上,敌人的部队向我起冲锋,距离是5oo米。为什么说5oo米,因为明朝军队的单兵火器,最远就是5oo米。那么从5oo米外到短兵相接,这段时间,火枪可以射几次以单火器计,依当时的装药度,对骑兵可以齐射一轮多一点,对步兵是三轮半,不保证精度,杀伤力有限,都射不透一指厚的纸甲。

    没办法,火药的爆燃度直接决定子弹的动能,这个时候什么体制也没用。

    还用我多说什么吗这个时期的硫和硝的提纯能力差,木炭的精细化差,比例配比不正确

    当然,明军部队也装备了很多的“多管连”单兵火器,但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连”是两码事,技术上也不具备可传递性。

    简单的说,“多管连”是将装好药的枪管捆成一束,顺次点燃,以牺牲精度与射程的代价来求得射效率的提高,这是一个民族在机加工技术上面不过关而做出的小聪明式的选择,是一种妥协

    不过还是那句话,战果是评价兵器装备优劣的最好标准,既然打不过骑射部队,那“聪明”得也有限。

    总体来说,就明军大量装备火器来说,从依靠材料的弹射力量到利用火药爆炸来形成推动力,是一个进步,但这不是决定性的进步,只是方向正确。道路还非常漫长。

    近代欧洲火器运用上就经过多次反复。

    刚大规模装备火枪时,出现了火枪队单行横列的阵型,意在挥火力的覆盖性。

    但实战检验后,又不得不回复到方阵阵型,前面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