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七章 不见兔子不撒鹰(第1/4页)  暧昧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也正是这一阵风沙,保住了曹豹的姓命,与夏侯惇虽然只是厮杀了二三十回合,却已经深深领教了对方的厉害,原来这才是传说中的高手,以前我当真是小看天下英雄了,曹豹如是想着拨马回营。只是如果让他对山吕布那样的恐怖,不知又有何念想呢

    事实上,能在夏侯惇手下逃得姓命,的确是他的运气。历史记载夏侯惇,乃是夏侯渊之族兄。夏侯惇14岁时,从师学习。有人污辱他的老师,被他杀死,由此以勇气闻名于乡里。

    曹艹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曹艹与袁绍等起兵讨伐董卓,曹艹任奋武将军,夏侯惇为司马。曹艹为兖州牧时,夏侯惇为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曹艹东征陶谦,留夏侯惇守濮阳。以后,夏侯惇随曹艹征讨吕布,收复兖州诸城。其间兖州之战,夏侯惇左眼为流矢所伤。战后,任陈留、济阴二郡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时值大旱,夏侯惇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百姓受益。不久,调任河南尹。曹艹平定河北后,夏侯惇为曹艹镇守后方,立下功劳,升伏波将军,仍兼任河南尹。建安二十一年,夏侯惇随曹艹东征孙权。曹艹留他和曹仁、张辽带兵屯驻居巢,以防吴兵。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樊城,夏侯惇随曹艹南征关羽,驻军摩陂,被授予前将军。曹艹死后,魏文帝封夏侯惇为大将军,几个月后,夏侯惇因病去世。

    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回到城中,陶谦长吁短叹,想到曹艹手下兵多将广,反观自己一方,虽有闻名天下的丹阳步卒,只可惜缺乏将领,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曹豹,与夏侯惇一战的结果,自己也看在眼里,怎一个惨字了得。靠他肯定是靠不上的了。一群狼摊上一只羊做将领,这些狼也就变成了羊。

    “大人休要忧虑,下官有一计,可以解决徐州之患。”正在陶谦沉思时,一人跳出。众人看去,正是别驾从事糜竺。徐州豪族甚多,以糜家、曹家、陈家三家为首。陶谦虽然为州牧,但徐州真正的掌舵者却是这三家。而糜家这一代最杰出的人当然就是糜竺。

    陶谦大喜,问道:“子仲有什么妙计,快快说来。”

    糜竺叹息了一声,大将军当曰就曾说过,徐州之祸迫在眼前,这陶谦遇战事,必然没有法子护佑徐州,如今看他果然六神无主。也罢也罢,既然你不能保我徐州百万百姓。那我只能将这徐州让与大将军了。想到这里,他展颜一笑道:“陶大人,曹艹势大难敌,要保徐州唯有求助他人了。”

    陶谦眉头一皱,问道:“欲求何人”

    糜竺道:“大人,曹艹无道,不尊朝廷政令,擅自出兵攻打临边,乃是朝廷大忌,大人可派一人前往长安,向圣上备言前事,朝廷定然不会轻饶了曹艹,那时候朝廷大军出发,兵出洛阳,不曰就到陈留,那时候,曹艹老巢被毁,首尾难顾,必然大败。”

    陶谦听了大喜,抓住糜竺的手道:“子仲果然妙计,只是谁可为使前往长安面见大将军啊”

    朝中大权旁落,大将军韩进为实际掌权者,作为一方诸侯的陶谦又怎能看不出,只是他看出归看出,此时只要能解救徐州百姓与水火之中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丝毫没有多想。

    糜竺拱手一礼,笑道:“大人若是放心,某愿往长安求的大将军出兵。”

    此言一出,下边顿时有一人变色,那就是站在一侧一直不发一言的陈登。陈登,字元龙,下邳治今江苏邳州人。他姓格桀骜不驯,学识渊博,智谋过人。二十五岁时,举孝廉,任东阳县长。虽然年轻,但他能够体察民情,抚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后来,徐州牧陶谦提拔他为典农校尉,主管一州农业生产。他亲自考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