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1章 求太后出面(第1/3页)  宫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几日是大臣们为了抗议福临对吴良辅的不判罚而罢朝,今日皇帝索性自己不升朝了。

    大清入关以来,就算多尔衮染病在家那些日子,彼时年幼的皇帝也像模像样坐在龙椅之上,可如今,人家说走就走,随随便便留下一班臣工在朝房里苦等。

    “你们看那阉人一回来,皇上就闹情绪。”大臣们七嘴八舌地说着,“皇上亲政以来,除大小丧仪为举哀而辍朝外,何时罢过朝?”

    “皇上是不是龙体违和?”

    “据说皇上出宫去了,不知往哪里去。”

    “今日索尼大人仍旧没来……”

    鳌拜从座椅上站起来,跟高山似的杵在人群中间,大臣们纷纷给他让出道路,只听得魁梧强大的男人发出不满的哼哼声,穿过人群扬长而去。

    内宫里,来旺已经打听了消息来,元曦慢条斯理地喝着粥,听来旺说昨夜皇帝没去承乾宫,午后添香送了碗参汤去,乾清宫里的气氛突然就变了。

    也不知添香对皇帝说了什么,皇帝一并连晚膳也没用,今日一早,就带着吴良辅和几个侍卫,去永安寺了。

    “杀个太监,对鳌大人来说,是很艰难的事吗?”

    元曦放下碗和勺子,从香草手里取过帕子擦拭嘴角,便吩咐:“接下来就别去打听了,叫人觉得咱们多事,我估摸着,姐姐很快会来找我。”

    葭音姐姐如今是在乎福临的,她会担心皇帝的冷暖,在意福临有没有胃口,纵然顶着接连失去父亲与儿子的痛苦,她也努力地缓过来了。

    她虽柔弱,也非成天哭哭唧唧地人,有些事一旦想明白了,自己心里就有主意。只是生来低调,温婉宁静,要她张张扬扬地表白什么,还真不容易。

    元曦本以为,是葭音姐姐不适合宫廷,是她没有成熟的心智,限制才渐渐明白,错来错去,还是在皇帝,福临那盛大的隆重的,根本不在乎人家到底要什么的爱,太沉重了,压得柔弱的女子喘不过气。

    “传我的话回家里去,要哥哥他们别跟着瞎起劲,该做什么做什么,各自的差事别耽误了。”元曦吩咐道,“皇上指不定上午就回来了。”

    说起家里,香草不得不提醒道:“主子,您几时求旨回家一趟吧,夫人已经传过几次话,说大人的病……”

    元曦心中一阵剧痛,能体会当初葭音姐姐不顾一切的痛苦和悲伤。

    但是额娘对她说,人都有一死,或早些或晚些,她的阿玛戎马一生建功无数。

    玉儿微微蹙眉,对七福晋说:“你看,总有急性子,沉不住气的。”

    女儿是堂堂皇妃,长子入朝为官,幼子聪明伶俐,大外孙子是皇子,家中妻贤子孝,和睦恩爱,人人都爱他敬他,病了有人端药,饿了有人送饭,人这辈子在尘世间的所有福气,他都占尽了,足够了。

    元曦知道额娘是豁达坚强的女子,昔日多尔衮倒台,两白旗所属将领官员皆遭打压,额娘也丝毫不慌张,支持着丈夫和儿子,悉心教养女儿。

    家里带给元曦的,是流淌在骨子里的乐观和勇敢,元曦不能慌乱。

    家里带给元曦的,是流淌在骨子里的乐观和勇敢,元曦不能慌乱。

    “额娘也只是告诉我阿玛的近况,真到了要紧的时候,他们会来接我。”元曦道,“太后早就发话,我可以随时回去探望阿玛,除了……”

    她干咳一声,没说下去,说出来显得葭音姐姐当时太不懂事,就算皇太后如此宠爱自己,也没允许元曦可以为她的父亲守夜。

    日头渐渐高升,虽然气候尚冷,可春日的明媚阳光,能给人以希望,紫禁城里的花花草草已微微吐露绿芽,一派盎然生机。

    元曦站在宫檐下,仰望清透湛蓝的天空,微凉的风扑在脸上,她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