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04章 让百龙山实至名归(第1/2页)  景区管理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边就是气势非凡的八龙下天庭。
    过桥到河东岸,南行穿过夹杂着不少树龄超过百年的990米长的稀疏百岁古树林,经过千米左右的空旷地带,到达一块曲里拐弯又像大弹簧的崖边巨石。
    之前有人说巨石顶端像龙头,可以联想为龙的上半身在半空中回旋,所以起名跃龙崖。
    岳东认为这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新鲜有趣,不如起个有点调皮的却肯定招人的名字,叫做龙也怕悬崖,此刻一说,大家都觉得一听这名字就会产生来看一下的欲望。
    这里可远眺东边的龙王峰和石笋峰。
    龙王峰是百龙山景区除主峰外最高的山峰,旁边还有座小山峰。
    百龙山植被茂密c水源充沛,常年有云雾,特别是夏天和冬天,给这里增加了神秘感。
    巧的是四座山峰各有特色。
    一座山上的山林品种矮壮而深绿。
    一座像是一块块巨石堆砌而成,巨石缝隙里是坚强的松树,可以说树冠如龙鳞也可以说露出的山石如龙鳞。
    一座草皮茂盛而青翠欲滴。
    特别高的一座被雷击后引发大火,好不容易才扑灭,导致绿化严重缺失却另有韵味。
    岳东建议连同龙王峰旁边的三座小山峰改为四海龙王,被环绕中间的那座孤零零的看似纤细的石笋峰改为如意金箍棒,立刻有了画面感,大家拍手叫好!
    岳东进一步建议,在石笋峰上竖一根高大的钢结构如意金箍棒灯塔,大家更会产生联想。
    不过一定做好避雷措施,也等于替四海龙王引雷了。
    折向正东,到达加固和部分翻新的明代的空中楼阁下面,那些楼阁通道形成如同上天的效果,非常震撼,自然也是收费项目。
    此处地势很高,可远眺还未开发的六座邻近且几乎平行的条状山峰,其实其中一条是三条小的还断续的,岳东建议用移栽高大树木填空和草皮苔藓补漏接续成一条。
    还有一条是刚刚滑坡才显出平行状态的,相关人员预警的时候,岳东就想到把那三条小的接起来,为的是凑成六条龙形,名为六龙大顺。
    大家都觉得可行,赵行健表示立刻组织人员进行勘查。
    不过,为了让龙头朝一个方向,必须人为更换其中两座山峰的树木品种,看起来都是越往北边越高大,才都像高昂的龙头,而不是牵强附会的解释为六条龙,让人自己产生联想后,才会越看越像六条龙。
    其中一座山峰林木茂密,许多地方的落叶超过一米,测量时肯定比较麻烦,移栽难度也不会小。
    岳东一听这么麻烦,想让后大家忽略这个建议,大家却觉得这创意确实不错,放弃了可惜,很难再凑出六这个数字。
    这里可远眺另一个角度的四海龙王和如意金箍棒。
    还可远眺东北角还未开发的红龙岭。
    那是一处裸露的山脊,像一条趴着不动的巨龙,高昂的龙头处恰好植被茂密。
    那里的名字早就有了,红龙谷c龙骨岭c红崖口。
    但许多人只是看那地势和传说产生联想,根本就想象不到那里会出土什么!
    岳东当然知道!
    举世罕见c震惊世界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
    让百龙山实至名归!
    但现在不能说,因为没有契机。
    他已经想象着一条路线至红崖口,名为龙陵大道,两边是形态各异的恐龙雕塑。
    空中楼阁海拔613米,但因为山脚处地势高,垂直距离还不到300米,攀登不费劲。
    空中楼阁的北端顶峰上有平台,绕圈有收费的高倍望远镜,配置安保科汇龙河组的瞭望员。
    沿大裂谷向东南方向行至千叠瀑,再至斧劈崖。
    斧劈似的峡谷,像两扇开启的大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