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章 草船借箭(第1/2页)  大唐朝请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免费小说阅读[ts]更新快☆
    在滚滚浊涛上足足漂荡了大半天,河东的部队终于见到了坡岸。
    十几二十里的路程,骑马的话也就是一时片刻,平时训练或者打仗这点距离也就是热热身的事儿,但是放在滔滔黄河上,就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天堑。
    战马虽然都能泅渡,但这样的距离只会是送命。
    古来战马救主的事情不少,但都是长江,或者是南方的什么河流,什么时候听说过战马负主渡黄河的?太宽了,水势又大又浑浊。
    好在大唐军将们训练有素,连战马也能适应船上的飘摇颠簸,一路之上没发生任何的意外,终于顺利抵达黄河东岸。
    “将军,岸上可见人马。”泥岸已经视线之内,嘹哨顺着摇晃的甲板一溜烟跑进主舱,丝毫不受颠簸影响。
    不过带来的消息好像不太好听。
    “何处?多少旗?”主舱里的将帅们都紧张起来。这眼看就要上岸了,如果被对面来个就渡而击,那损失可以想像。
    嘹哨拿过笔来在纸上勾了几下:“只见到两处,在这里与这里,旗色未十分清楚,只能估测,某以为不会少于两营之兵,或者还要多些。”
    从陆地上往宽阔的河面上看,会有雾气间隔,同样从船上哨塔往岸上看也是雾气昭昭,陆地和水上就是完全的两个世界一样,彼此的感觉都不那么太真实。
    “如何是好?”马燧脸色有些难看。
    因为对张军的信任还有功劳的吸引,他把部队一骨脑儿全都弄过来了,他自己也在船队当中。当然,人家凤翔和神策部也在船上,只是这会儿他就把这些忽略了。
    正常来讲,这种渡河攻击的战仗,要先派前锋渡河,也是探路,顺利的话就上岸建立阵地拱卫后军渡河,不顺利也就是损失一个前锋,于大局来说无伤大雅。
    但这会儿马燧的全部家底儿都在河面上,围聚在一起,阵势到是颇大,河面上船只浩浩旗帜遮天蔽日一般,但没卵用。
    兵马在船上就像馒头入了屉,遇到岸上的攻击连丝毫挣扎的余地都没有,只能默默承受所有的痛,而且想回头返程都不可能。
    最好的结果就是转回河中央去顺流而下,爱去哪去哪,等着舵公艄手缓过气力来。
    人终究不是铁打的机器,一程过来十几二十里水面,舵公艄手们已经差不多用尽了力气。这还是过来有些顺水,回去的话可是全程逆流。
    而战船重大,掉头缓慢,还须小心不要发生碰撞不能乱,要不然得比挨打还惨。
    会有人说,人又过不来,这个时候又没有热武器,不过就是弓箭射嘛,有什么可怕的?人马躲在船舱里不就完了?
    古人不笨,反而古人要比现代人聪慧的多,确实没有热武器,但是有火箭啊,在陆上对阵火箭的效果一般般,但是对付战船那是一搂一个准,救都来不及。
    三国当年,孙仲谋草船借箭一时传为美谈,但那只是一时机智的权宜之事,并不是发生在正面战场上的事情。
    那时候船只还只是交通工具,战斗还是在陆上进行。
    这会儿已经是大唐了,水战已经成为常态,有专业水军,有专业的水军造船基地修理厂(国家级的在乐山),自然也就有常规的水面战争武器。火箭只是其中一种。
    而且,事情也没有你想像的那么简单。
    孙权的草船借箭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因为船的一侧中箭后偏重要翻覆了,他急中生智,下令把船调了个头,让另一侧继续受箭然后达成了平衡才得以脱身。
    那也就是一条小型渔船,西巢湖水道中又没有什么阻碍,调头转身灵活轻巧速度快。(裕溪河,古称须水)
    像大唐这种专为战争制造的大船,掉头又缓又慢,没有办法,太大太重了。
    诸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