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面基皇帝(第1/4页)  大唐朝请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免费小说阅读[ts]更新快☆
    宣政大殿内。
    李适坐在案几后面,案上摆着的是张军与李晟,浑日进三人具名的宫中库藏花册,也就是从火里抢救出来的那些东西。
    他手时拿着一份关于张军的调查报告在看。
    霍仙鸣与窦文场两位大监陪侍在左右,其他大监内官们在大殿内外静立候命,执勤禁军肃立在殿外各处。
    李泌三人从大殿正门脱了鞋走进来。
    “见过陛下。”
    李适放下手里的报告站起来还礼:“诸卿免礼。张增怎么说?他为何不在城外接驾?此番求见又有何用意?”
    李适边问边看向李勉。
    三个人里他年纪最大,资历也最老,还是首宰。哪怕是李适再亲陆贽与李泌两人,这个时候也得先听他的意见。
    “回陛下,依老臣见,张增此番并无恶意,反而是知礼之举,言内外终有别,迎驾之事乃中官之责,他来此只为坐镇京畿安全。”
    陆贽和李泌在边上点头同意。李泌说:“陛下,此番张增求见言有事四,不过以臣之见,定不止于四数,至于具体,臣猜测不出。”
    李适点了点头,负起手在榻上走了几步:“是何四事?”
    “回陛下。增言四事,其一为其娘子受册国夫人,依礼前来拜谒皇后大家。
    其二,其在京畿四周诸县驻有军队,要当面面陈陛下。
    其三,陛下还都,其欲率军山南道,言需陛下首肯。
    其四,其女清禅极喜果下马与羊车,其想求陛下特例恩准,允诺只在府内玩耍。
    至于李常侍言之其他,臣亦未知。
    不过,据臣所察,张增对我巨唐,对陛下可以忠耿形容,知晓大义,不会令陛下为难,亦不会对巨唐不测。”
    “陆卿对张增的评价不低呀。”李适思索着捻了捻胡子。
    “陛下,张增为贺陛下还都,还附了贺礼,就在殿外。”李勉拱了拱手:“只是礼匣被其封住,言需陛下亲启,臣等未敢轻动。”
    “要我亲启?他这是搞什么呢?”李适看向一边的霍仙鸣。
    霍仙鸣与张军见过面,还在凤翔小住了几天,李适这是想听听他的看法。
    至于是不是在礼匣上搞了什么手脚对李适不利这事儿,在场的所有人都没往这上面想。张军要是想对李适不利,李适连长安都回不来。
    “大家,依奴婢浅见,张节镇这是想给大家一个惊喜,不会有什么异常。此人除了军武尚通晓甚多技艺,应是做了什么东西出来进献才是。”
    自从在凤翔和张军聊过几次,霍仙鸣对张军的印像是又深刻又友好,言语当中自然就有偏颇。要知道李适想让他充军,中外之官将只有张军明确说过支持。
    李适想了想,摆了摆手:“唤他来吧,朕当面问他。”
    张军正在那捧着茶碗观风景。
    以一个一千多年后的现代视角来欣赏这个时代的皇宫禁苑,心情和感观完全不同,很复杂。
    “张节镇。”
    张军扭头看去,放下茶碗笑着站起来拱手:“霍大监。有礼了。”
    “陛下召见,节镇随某来吧。”霍仙鸣笑着点头示意。
    两个人并肩顺着廊阁往宣政殿走,霍仙鸣问:“节镇献给陛下的是什么好东西?”
    “只是镜鉴,某亲手所制。”张军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包来递给霍仙鸣:“先收好,待卸了职再看,却是不好送你大些的。”
    霍仙鸣接过去捏了一下塞进怀里:“也是节镇亲手所制吗?”
    张军笑着点头:“是。此镜是某研究所得,虽然教给了几个匠作,但仍需磨练些时日。日后若有产出,会在西市交易。”
    “如此稀罕?”
    “与原来的镜鉴大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