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章 旗高五仞(第1/2页)  大唐朝请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谢过郎君。”李玫深深一揖,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来,双手捧着递到张军面前:“此为别院印信,锁匙郎君当关注主宅。”  张军伸手拿过锦囊:“小郎君到是得太尉器重。”  “惭愧。家里庄院七处,玫只管理别院两处尔,不及阿兄甚多。”  特么的,怪不得都说节镇富可敌国,看看,庄院七处,这得是多少家产哪,也难怪大唐不断的走下坡路。  张军握了握手里的锦囊,叹了口气。  这里说的庄院可不是庄园,庄是庄,院是院,庄是城外田庄,院是城内大宅,但有一处已经可以说是大富大贵之家了。  “某操练新军,欲取陇右诸地,正是需要钱财之时且贪心吧,某代通府军士谢过小郎君。”  “不敢。他日若是玫有福份,当为郎君马前驱驰,为吾巨唐扬威异域。”  “好,随时欢迎小郎君来吾凤翔作为。”  “如此,玫谢过。告退。”  “好,好生休养。”  好同志啊。张军看着李玫稍显瘦弱的背影在心里感叹。知道我为啥着急。  虽然眼下张军不缺钱,但这东西得往长远了看才行,别的都先不说,光是养二十万职业兵得多少花费而且肯定还不只二十万。  这钱来的及时。  张军心里又有点火热火热的,这些老节镇个个富的流油啊,要不要想想招儿刮一刮  “慢点慢点,仔细些,小心屁股开花。”武怀表的声音炸炸乎乎的从一边传过来。  张军扭头看过去,武怀表正指挥着几个亲兵在帐前忙活升旗换旗杆。  唐代的旌旗有着严格的制度,规定相当详细复杂,原来张军用的一直是从四品下的礼仪套装,虽然纛旗用了六面,但高度和旒却没敢逾越。容易让人挑毛病。  现在名正言顺了,武怀表就有点迫不及待。其实也是让全营知晓的意思。这东西代表的是身份权威和天子名义。  升起青龙旗,代表这里的主将是一方诸候的身份。  纛旗起五仞,旒长及轴,这都是诸候的象征。也就是节度使。  不只是营内,城门上也要立旗的,让外来的人远远的就知道这城里说的算的是什么级别,特别好辩认。  如果张军长驻这里,那泾阳县马上就会升级成为赤县,所有官员都会平地升三级。这就是大唐的吏法。  果然,没一会儿,营内就响起了欢呼声,诸军士们个个喜形于色。自家老大升官了,大家都跟着高兴,信心什么的蹭蹭往上涨。  军士对旌旗相当敏感。老百姓就不会太注意,有些甚至根本弄不明白:军士指望跟着主将升官发财,老百姓活着就挺不容易了,哪有闲心关注这些。  张军笑着摇了摇头,任他们在那折腾,自己去找赵贵先说话。  张军的大帐竖在营北,距离军营的营房也就是三十步远,绕过军帐就看见赵贵先和几个亲兵站在那看着这边,看到张军走过来,躬身施礼:“见过节下。”  还是那个道理,这个时代的军人对旗帜的变化太敏感了,这边一动赵贵先就注意到了,然后看到升起了青龙旗,纛旗高了起来,旒长他分辩不出,但是长了总是看得出来的。  当下心里就透亮,张军这是升了,坐稳了节度使的位置。  原来看到张军的仪仗他还有些轻视,现在则是诚心拜服。这就是地位变化带来的压力。  同样是节度使,包括都防御团练使,经略使和观察处置使,之间的地位权力也是不一样的,相差极大,能从正二品拉到正五品去了。  大唐的行政规划有点复杂,连带着官员秩阶也就跟着复杂了起来。  州分五级,县有七阶,都督都护分大小,小又分三阶等等。节度使共有五阶三类,张军现在算是最顶尖上那一拔,全国也就是十来个人,还不全是实授。  第一次被人尊称为节下,嗯张军感觉不咋地,不好听,不如府尊有气势,也不及郎君亲切。  “免了吧,自家袍泽不须多礼,某也不喜这套有此功夫不如做事,无事可做就读书。”  “郎君说笑了,吾等粗人,大字识得个,名字认得也就是了,哪里能读书。那是大才的事情。”  “凤翔营中有夜校,每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